维生素K1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动物血清中的IL-6、BGP、ALP等初步探讨维生素K1对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实验动物选用纯种Sprague-Dawley雄性老年大鼠64只,体重约560g左右,鼠龄20月。随机抽取10只测出全身骨密度,与随机抽取的10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的骨密度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数值降低(P<0.05),确立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老年大鼠制成左股骨骨折模型,直径1.5mm克氏针髓内固定。随机分为注射维生素K1组(32只)和对照组(32只)。维生素K1组于术后即刻腹腔注射维生素K115mg/kg体重/3d,对照组在相同部位腹腔注射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共8w。分别在骨折后第2w、4w、8w、12w随机取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5%水合氯醛麻醉后从下腔静脉采集静脉血,离心后收集血清标本,-60℃保存。收集全标本后解冻,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IL-6和BGP的含量,应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取骨痂,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20%EDTA(PH=8.0)脱钙5~7周,切片,行HE染色;并于2w、4w、8w和12w测骨痂骨密度及4w、8w和12w测右侧股骨骨密度;12w行放射学(X线片)观察。所得到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清IL-6和BGP的测量:注射维生素K1组IL-6在各个时间段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GP则比对照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碱性磷酸酶(ALP)、钙磷乘积:注射维生素K1组ALP较对照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K1组的钙磷乘积较对照组高,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骨密度:注射维生素K1组各时间段骨痂骨密度和右侧股骨骨密度均较对照组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组织学观察:HE染色:注射维生素K1组软骨生成及软骨内成骨过程较对照组早;5.放射学观察:维生素K1组术后12w骨折线变模糊,骨痂连接断端,髓腔再通;对照组术后12w骨折线仍较为清晰,断端骨痂连接不紧密。结论1.维生素K1可以使血清中IL-6的含量减少,使BGP、Ca×P、ALP的含量增加,进而来促进老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2.维生素K1组骨折愈合软骨内成骨加速,矿化速度加快,骨痂及全身骨密度增高。
其他文献
采集了宁波市区2003和2013年两期共1130个土壤样品,测定了8种典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运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剖析了污染的时空变异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有关渠道冲突的理论,PC产业的特点和我国PC产业的渠道模式,提出了一些解决PC产业渠道冲突的方法。通过对国内PC产业渠道模式的现状分析,从中发现其亟待解
<正>患者女,5岁8月。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痛,疼痛无明显规律,与运动等无关,伴发热,夜间为主,伴多汗、消瘦,无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格检查:T36.5
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强。建筑能耗作为四大能耗之一,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外墙保温技术就是采取的建筑节能措施之一。硅藻土作为一种无机
目的探讨多模式影像18F-FDG符合显影、99m Tc-MDP骨显影及MRI在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拟诊恶性肿瘤或肿瘤术后复发患者72例行常规99m Tc-MDP全身骨显像,同期(2周内)行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分型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NHL骨髓侵犯患者63例,进行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与流式细胞(FCM)免
报道了草酸作为沉淀剂并添加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不球磨Y2 O3 :Eu3 + 的方法 ,其D50 =0 .5 3 μm。粉体细且分布均匀。与微米晶比较该纳米晶的发射光谱发生明显蓝移 ,色座标符合
在当今世界高碳能源普遍应用的巨大压力下,各国都把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作为向绿色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在所有技术方案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特性等成为电
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HRTEM)对缺陷闪锌矿晶体Hg3In2Te6(MIT)中的孪晶进行观察。实验发现,大多数基体的应变能比孪晶小,且一些带状孪晶的所有孪
利用EBSD研究C4AF的晶体结构,参考无机晶体结构数据库中,Bertaut等研究得出的C4AF相关数据,建立C4AF晶体的EBSD晶体学数据库文件。对样品进行EBSD相鉴定测试,其主晶相为C4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