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剪切效应的大震下RC框架结构抗整体倒塌能力评估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其释放的能量往往给建筑物带来剧烈的、甚至灾难性的破坏。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倒塌,往往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我国近年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强度和刚度的退化、剪切效应以及地震动强度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大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倒塌是目前工程界亟需思考的一项课题,而准确评估结构在大震或特大地震作用下的抗整体倒塌能力又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对结构抗倒塌能力进行评估所必须的非线性时程分析,重点介绍了非线性时程分析理论以及动力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也对OpenSees非线性分析软件平台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利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五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在考虑剪切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有限元纤维模型,取其中的一榀RC平面框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静力推覆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模态分析获取了其前12阶振型周期和振型,求出了阻尼,在进行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时,选取了三条地震波,得到了楼层位移曲线和层间位移角曲线,静力推覆分析得到了基底剪力-位移曲线。最后根据ATC-63选取地震动记录的原则,选取了24条地震动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概率曲线,据此对框架结构的抗整体倒塌能力进行了评估。
其他文献
2008年川西龙门山断裂带诱发的8.0级汶川大地震,对震区一些隧道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据中国地震台网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5日至2014年3月10日全世界共记录5.0级以上地震共32
摘要:在高中教学中,将数学这门学科学好,能够有效的促进同学们思维意识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这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也正紧跟世界的步伐,发展方向越来越趋于数学化。因此,对于高中生而言,应该要顺应社会不断进步的需求,对数学阅读这种获取新鲜知识最基本的技能有所掌握。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应该对数学阅读给予重视,并转变自身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拥有充分的时间进
高层建筑是社会需求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对高层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在数量日渐增多、高度不断提升的同时,结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连体高层结构
作为微生物中重要类群之一的放线菌,它可以产生许多具有抗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天然的活性产物在医疗行业、化工行业、农业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