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不支持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案例来看,每年都有许多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这体现了刑事被害人想要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强烈愿望。因此有必要了解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刑事被害人的特征以及背后的动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即对所搜集的153个由刑事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进行量化分析,可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被害人多为暴力犯罪被害人,被害人存在同程度的伤害,主张的赔偿数额多在10万元以下。通过研究相关法律规范可知,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规定存在矛盾,民事相关法律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予以支持和肯定,而刑事法律中对此未做明确说明,司法解释则明确反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通过分析相关司法判决可知,实践中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性比较小。被告人获得刑事惩罚成为被害人无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并且很多法官未在判决书中详细说明为什么不支持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有可能会降低被害人对于司法程序和结果的满意程度。通过与英国的制度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缺乏明确和充分的法律依据,并且缺乏国家补偿,英国的相关先进经验具有其借鉴价值。中国应该在刑法规范中明确提出被害人有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使之与民法的立法精神相一致。此外,国家应当为被害人提供国家补偿制度。在目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至少保障暴力犯罪的刑事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或者国家补偿。对于民事诉讼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以及国家补偿程序之间的关系,刑事被害人可以选择民事诉讼程序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二者不能在同时启动和进行。而国家补偿程序则可以与两种诉讼程序同时进行。
其他文献
随着卫星侦察技术的发展,卫星分辨率在提高,重访周期在缩短,被侦察目标受到的威胁日益加大。卫星侦察地面机动目标需要经历如下过程:成像侦察卫星覆盖目标;卫星所载的遥感器
无人机航迹规划可以概括为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搜索出一条既符合无人机机动性能要求同时又满足外在环境限制的最优飞行航迹,其中规划出的最优航迹必须满足航迹可用性、安全性
现代反舰导弹主要有两种发展趋势,超音速巡航反舰导弹是其中之一。为了提高导弹的射程和突防能力,超音速反舰导弹常采用高空弹道巡航结合俯冲攻击弹道或超低空掠海弹道逼近目
小行星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距离地球近,因此在外空商业化利用中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各航天强国都针对小行星的探索、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不同的
卫星总体设计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轨道、位置保持、空间环境、供配电以及结构等多个学科的设计与分析。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耦合与协同机制,有必要采用多学科设计
精确打击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作战模式,制导炮弹一方面继承了普通炮弹低成本、发射平台完善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导弹高精度、附带毁伤小的优势,所以制导炮弹的研究一直是各国
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下称审委会)是我国基层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审判组织。其中,独任庭是由审判员一人审判简易案件的组织形式。根椐法律规定,独任审判的案件是
路基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列车运输与作业时、重载列车颠簸时或起重设备工作时会对路基产生较大的竖向冲击载荷。该载荷作用过程中,铁路路基会产生振动、变形,进而
随着使用环境的日益复杂,单一传感器的光电成像系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在多传感器的成像系统中,多模式图像融合技术可以结合不同传感器的图像信息,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光电成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微型飞行器在许多领域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微小型飞行器的发展及研究中,扑翼式微小型飞行器具有更高的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