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2007年5月,8月,10月和12月对硇洲海域文昌鱼栖息地生态环境因子调查与评价,详细分析2006年4月~2007年5月捕获该海域的文昌鱼食性,同时,利用稳定性氮同位素对2007年8月~2007年9月该海域主要鱼类的营养等级做了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硇洲海域的水质和沉积物分别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标准(GB3097-1997)和国家一类沉积物标准(GB18668-2002),整个区域的化学环境良好;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组成以硅藻为主,其中以角毛藻属Chqetoceros、根管藻属Rhizosolenia、菱形藻属Nitzschia和圆筛藻属Coscinodescus种类最多,上述4个属的种数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43.2%。在整个调查期间内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169.42×104个/m3,夏季密度最高,为203.54×104个/m3,春季密度最低,为125.93×104个/m3,冬季和秋季密度相差不大分别为冬季179.39×104个/m3和秋季168.83×104个/m3。浮游植物的均匀度处于良好状态。2.不同季度的文昌鱼的摄食喜好不尽相同,不同季度的饵料生物的出现率随着季节的变化有所变化。春季文昌鱼消化道中根管藻(残体)Rhizosolenia sp.、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xchioides、动物残肢等出现率明显高于夏季,而夏季文昌鱼消化道中双壁藻Diploneis sp.、长龙骨藻(残体)Tropidoneis longa、瓣鳃类幼虫Wikipedia larva等出现率则明显高于春季。硇洲海域的文昌鱼对食物是有选择性的,随着体长的增加,食物种类和食量增大不同体长组虽然有些许变化但总体基本一致。摄食种类主要为圆筛藻属Coscinodescus的有翼圆筛藻Coscinodiscus bipartitus、细弱圆筛藻小型变种Coscinodiscus subtilisvar.minorus、具边圆筛藻Coscinodiscus marginatus、小眼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atus、可疑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spectus和小环藻属Cyctotellastriata的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striata var.striata和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stfiata var.striata。3.按照0-4级划分标准,硇洲海域主要鱼类分为三个营养等级,以第三营养级的低级肉食性鱼类(41.0%)和中级肉食性鱼类(46.2%)最多,文昌鱼处在第—营养等级;不同鱼类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食性不同,相应的营养等级也不同,随着个体增大,营养等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