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创作心理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复杂又特殊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学则是研究它们的一门学科。对创作主体的创作规律、创作心理研究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宗旨是研究揭示创作主题创作活动的心理机制,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具有非常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会对作曲家的创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人脑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通过人脑的加工想象创作,将创作主题本身的情绪体验、情感记忆、心理感知、记忆思想,转化成为奇幻的音乐作品。 本文以音乐创作心理学的角度,以朝鲜族作曲家朴瑞星为个案研究,先后与朴瑞星进行了五次访谈,通过分析研究兴趣、意志、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记忆、气质、性格这些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了解音乐创作的心理特征,分析心理要素对作曲家朴瑞星的创作产生的影响。通过朴瑞星的个人经历反映出一些朝鲜族艺术当时的时代背景,希望为以后的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发展上,普下些许的意义。使人们对作曲家音乐创作心理有一个初步形象地认识,完成一次深层次的内心体验。 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音乐创作心理研究本文相关理论。音乐心理学和音乐创作心理学;本文相关的音乐创作心理因素。 第三部分:音乐创作心理研究——以朴瑞星为个案。朴瑞星的简介和创作;音乐创作的首要心理因素——兴趣与意志;感知与记忆在音乐创作中的意义;思维与想象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气质与性格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