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传统工艺制造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存在耐水性差、粘接强度低和易被微生物侵染的缺陷;制成的胶合板存在胶合强度不高、耐冲击性差和易老化的问题,影响了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推广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解析其影响因素,找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首先对侵染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主要危害菌种进行鉴定,筛选增强剂与防霉抗菌剂,并探讨改性机制。本文制备大豆蛋白基胶膜作为胶层的简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同时,本文将壳聚糖作为改性剂引入胶膜中进行性能改善,并对壳聚糖改性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在胶合板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初探。侵染新鲜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主要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或苏云金芽孢杆菌。固化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主要侵染微生物为曲霉属真菌。引入对枯基苯酚可以延缓微生物对大豆蛋白基胶黏剂侵染发生的时间并减轻侵染程度,控制微生物在胶层内部的生长。对枯基苯酚中的酚羟基官能团具有抗菌的作用。以1.5 wt%到2 wt%的添加量加入高纯度对枯基苯酚后,胶黏剂表面能较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在280C、95%RH环境处理28 d,改性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增加26.75%。适量添加硅丙烯乳液可以提高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耐水性以及胶合板胶合强度。体系各组分形成了兼具刚性和韧性的互穿网络结构。当其添加量为15 wt%时,干态、湿态、煮沸条件下改性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 41.0%、85.9%和90.5%。改性胶黏剂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固体含量增加11.56%,热稳定性和抗菌性提高,初粘度降低61.32%。在制备大豆蛋白基碱性胶膜的过程中,甘油添加量是四个实验因素里对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对抗拉强度有显著性影响。选取权重向量为(0.5,0.5),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综合考量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两个评价指标时,胶膜的优化工艺为大豆分离蛋白的浓度4%,甘油添加量20%,成膜温度65℃,pH值10。在该工艺下,胶膜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41 MPa和 186.36%。壳聚糖与大豆蛋白在分子水平上相容性良好,有氢键作用。共混胶膜的抗拉强度增大了 450%,断裂伸长率减小17%,抗菌性增加,断面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壳聚糖改性后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抗菌性增加,胶合板胶合强度增大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