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鞠通(1758--1836),是清代杰出的温病学家,生于江苏淮阴,名瑭,字佩珩,号鞠通。因父病不起,遂购方书,潜心医药。吴氏一无家传,二无师授,伏案苦读,勤于临证,敢于创新,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创立三焦辨证理论体系,著成《温病条辨》一书。晚年著有《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记载了丰富的临床实践及经验总结。《温病条辨》一书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吴鞠通医案》则以实践去印证理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医医病书》述其未完,除论述相关外感疾病,另外也阐述了许多内伤杂病的证治大法,及用药之道。本文主要围绕吴鞠通流传于世的三本著作进行研究,归纳、整理了吴氏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的用药特色,总结在治疗外感病及内伤杂病方面的用药经验,为基础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1、剂量灵活,在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的治疗大法指导下,用药轻则几分,重则数斤,灵活多变。另有特殊情况,需特别对待。2、剂型多变,因丸剂、散剂、膏剂、丹剂各有千秋,吴氏因人因病施药,重在取得疗效。3、巧用引药,药物素来有归经理论,吴氏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他尤其重视天人相应理论,充分利用动物药、植物药之所长,发挥引经功效,以助药到病所。4、重视煎服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药物,选择不同的煎服方法,有利于发挥药效,有助于疾病恢复。5、内外合治,分为内服外敷和针药并举两部分,吴氏擅长内服中药治疗疾病,并常根据病情需要,确定具体治疗方案,或配合药物外敷、或施针灸治疗等。采用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优势明显,既能取长补短,又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上述方法,对前人有继承、有发展。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整理,能够对吴鞠通用药特色与策略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指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恰当的、合理的用药,提高我们运用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