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临床用药特色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鞠通(1758--1836),是清代杰出的温病学家,生于江苏淮阴,名瑭,字佩珩,号鞠通。因父病不起,遂购方书,潜心医药。吴氏一无家传,二无师授,伏案苦读,勤于临证,敢于创新,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创立三焦辨证理论体系,著成《温病条辨》一书。晚年著有《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记载了丰富的临床实践及经验总结。《温病条辨》一书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吴鞠通医案》则以实践去印证理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医医病书》述其未完,除论述相关外感疾病,另外也阐述了许多内伤杂病的证治大法,及用药之道。本文主要围绕吴鞠通流传于世的三本著作进行研究,归纳、整理了吴氏在三焦辨证理论指导下的用药特色,总结在治疗外感病及内伤杂病方面的用药经验,为基础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1、剂量灵活,在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的治疗大法指导下,用药轻则几分,重则数斤,灵活多变。另有特殊情况,需特别对待。2、剂型多变,因丸剂、散剂、膏剂、丹剂各有千秋,吴氏因人因病施药,重在取得疗效。3、巧用引药,药物素来有归经理论,吴氏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他尤其重视天人相应理论,充分利用动物药、植物药之所长,发挥引经功效,以助药到病所。4、重视煎服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药物,选择不同的煎服方法,有利于发挥药效,有助于疾病恢复。5、内外合治,分为内服外敷和针药并举两部分,吴氏擅长内服中药治疗疾病,并常根据病情需要,确定具体治疗方案,或配合药物外敷、或施针灸治疗等。采用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优势明显,既能取长补短,又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上述方法,对前人有继承、有发展。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整理,能够对吴鞠通用药特色与策略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指导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恰当的、合理的用药,提高我们运用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水平。
其他文献
3月以来PTA期货一路下跌,至近日5400元/吨一线有所企稳,截至昨日收盘,PTA期货主力合约报收5460元/吨,日内上涨0.81%;成交量增加至63万手左右,持仓量增加38824手至100万手。$$业内人
报纸
<正>数学星空,群星璀灿,其中有一颗十分耀眼夺目。这颗星就是中国湖南籍的数学家杨向群。他对国际上概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深入
我们对唐宋城市变革发生以前,中国中古的城乡关系、城乡区别与联系,目前还缺乏明朗的认知。虽然有学者讨论了唐都长安与其近郊地理单元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联系,但专及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风靡全球,世界各国纷纷立法,抢占先机。我国电子商务应具备加速单行立法,侧重横向立法,坚持立法开放性,以程序性和技术性为主等五个方
<正>数学星空,群星璀灿,其中有一颗十分耀眼夺目。这颗星就是湘籍数学家杨向群。他对国际上概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确保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2016年医院整理上报的45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的资料
近年来,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比例有所下降,海外华人也正在形成新的分布格局。这种变化对东南亚华人的语言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希望通过调查来认识东南亚华人语言使用情况
[目的]介绍多因素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PARP)估计方法及其在队列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利用2002~2006年建立的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SMHS),在拟合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基础上,以
OA图书出版是开放获取运动中相对较新的领域。借鉴OAPEN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内容框架,从商业-出版模式、服务模式、法律框架3方面分析国外20个典型OA图书出版项目。总结出商业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规模的不断壮大,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而且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项目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项目中。房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