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植物入侵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然而,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上部分,而对地下部分尤其是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较少。氮素是植物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土壤氮素转化直接决定了土壤氮素的可利用性,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随着对入侵问题研究的深入,外来植物对于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可能是促进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以外来入侵植物瘤突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以及本地近缘植物苍耳(X.sibiricum)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的方法,分别在植物的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进行取样,研究高有机质土壤和低有机质土壤下以及添加活性炭与不添加活性炭下两种植物在生物量分配以及土壤氮素转化上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瘤突苍耳在各时期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积累优于苍耳,在低养分条件下瘤突苍耳根冠比升高。总的来看,活性炭添加降低了两种植物各时期根围土氮素净转化速率;有机质升高增加了两种植物各时期根围土氮素净转化速率,瘤突苍耳相比于苍耳受影响更小。高有机质下,苍耳根围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在总体上高于瘤突苍耳;低有机质下,尤其是在生殖生长时期,瘤突苍耳根围土氮素净转化速率在总体上高于苍耳。瘤突苍耳和苍耳总体上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硝铵比升高,土壤硝态氮所占比例升高。在生殖生长时期,瘤突苍耳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苍耳。综上,瘤突苍耳在生长上明显优于苍耳,在生殖生长时期瘤突苍耳土壤脲酶活性和低有机质下土壤氮素转化的优势可能是促进瘤突苍耳入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