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是一项较为普遍的群体性运动,是在快速、对抗、干扰、转变的过程中完成的,在篮球比赛中都会出现进攻失误,而失误也已经成为了评价一支球队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少进攻失误,对于促进球队进攻能力的提升、增强队伍综合实力、赢得比赛胜利、提高比赛质量有积极影响。本文对2016-2017赛季CBA季后赛中30场比赛进攻失误现象进行研究,共有8支球队,其中失误次数多于对手而比赛失利的场次有21场,因此对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很有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观看这八支队伍比赛录像,将数据分类汇总,记录失误的总体情况、发生情景、球员位置、不同进攻阶段失误现象,将进攻分为0-7s,8-15s,16-24s三个阶段,对进攻失误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如出现差异再用多重比较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根据数据统计,季后赛8支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超过25岁的有6支球队,其中平均年龄最低的是广厦队,23.4岁。最年轻的广厦队场均失误是季后赛最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年龄分布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年限与失误是有一定的关系的。2.关键时刻的失误次数广东队是最多的。出现失误后对手利用失误在0-5秒内完成一次进攻直接得3分最多的是辽宁队,对手利用辽宁队失误获得高达150分的得分,场均16.67分。3.个人失误中运球失误和传接球失误所占的比例比较高,有些年轻球员在场上的比赛经验不够丰富,面对关键场次或比赛关键时刻有时容易紧张,会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的情形,因而导致出现失误。4.阵地进攻的失误比例占了88%。在比赛中快攻和破紧逼进攻发生失误的情况是很少出现,在破紧逼的时候,主要失误发生在运球和传接球上,这两者占了80%,快攻失误占主要部分的是在发起与接应阶段和推进阶段,而发起与接应阶段96%都是传接球失误,推进阶段主要是运球失误。5.0—7s的进攻阶段是整个进攻的发起阶段,带动一次进攻的节奏和战术的衔接。在这个进攻阶段中,传接球失误是最多的,占了这个阶段的48.17%,运球失误占27.75%,违例失误占9.95%。8-15s这个阶段持球、传接球、犯规、违例、运球、掷界外球失误均比其它两个阶段要高,为49%。16—24s这个阶段的失误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仅25%,而其中占比例最高的依然还是传接球失误43.78%,主要还是以突破分球时被抢断和往内线传球时被抢断为主。6.前锋的持球、犯规、掷界外球失误比其它两个位置次数多,中锋的违例失误比较多,后卫的传接球、运球失误较高。7.文中根据篮球场地的划分以及结合专家老师的意见,将进攻发生失误的地点大致分为6个区域,主要是禁区内,三分线与禁区之间的区域和中线与三分线之间的区域。研究发现,进攻发生失误的区域92%都是在前场,其中发生失误最多的是在1区,占40%,其次是3区32%,2区最少20%。结论:1.关键球的失误会导致整场比赛的失利,通过统计发现5-8名的球队比1-4名的球队场均失误要多。2.外籍球员与年轻球员在运球和传接球上容易出现个人失误,主要是由于外籍球员控制球的时间过长以及年轻球员在场上经验不足。3.传球队员对传球过程不够重视、传球速度慢、且没有注意防守队员的站位,导致传球失误在三个进攻情景中出现较多。4.在三个不同进攻阶段中,传接球失误和运球失误存在着高度显著性差异,由于篮球基本功不扎实、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够强以及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导致。5.进攻失误发生最多的区域是1区,该区域空间较小、球员密集、身体对抗激烈,导致进攻难度增大,失误率因此提高。6.在不同的位置中,传接球失误和运球失误存在着高度显著性差异,后卫的进攻失误次数是最多的。因后卫控制球的时间过长、团队协作意识薄弱、且很多技术动作在实践中运用不够娴熟。7.篮球技战术的基本功不扎实、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运动员的体能较弱、运动员阅读比赛的能力较低和参赛队的防守能力强是造成进攻失误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教练员与球员一起观看录像,帮助球员提升阅读比赛能力,引导球员分析失误原因,提高运动员对进攻薄弱环节的认识和对进攻失误的重视程度。不同位置球员在比赛中要有减少犯错的努力目标,极力避免同样的错误在比赛中重复发生,有针对性的减少因技战术基本功不扎实而导致失误发生的情况。加强运动员传接球、运球技术动作的训练,从而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因传接球、运球技术应用不当而导致的失误,在训练中加强1区内的身体对抗、持球上篮、突破上篮、背身单打等训练,增强球员护球意识,增加模拟比赛训练,对运动员进行比赛心理干预训练,培训运动员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应对状况,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传接球、运球技术动作的临场稳定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