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光祈(1892-1936),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在北京创立五四时期重要的学术团体“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赴德留学,1922年转攻音乐学,从此穷尽一生心血于音乐救国。
王光祈音乐救国思想的形成,不仅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也缘于他对实现少年中国理想的不懈追求,少年意大利运动、少年德意志运动的成功启示,再加上德国人音乐生活所引发的巨大震撼和思考,王光祈音乐救国的热情便喷薄而出。他发表了许多有关音乐救国的文章与言论,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
王光祈音乐救国思想内容丰富,立意深远,主要包括以音乐复兴民族文化、以整理中国音乐史料洗刷国耻、以新国乐再造中华民族、以音乐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四个方面,为使这一救国方略不断完善并付诸实际,王光祈十六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
王光祈音乐救国思想,既蕴涵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也有调和主义的痕迹,是典型的教育救国论,但也具有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其思想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即脱离中国社会实际空言救国,夸大音乐的教化作用。但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是王光祈爱国主义思想的倾述,具有一定的合理内核,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今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发展音乐事业,重新审视王光祈音乐救国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