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微管引流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单根32F引流管在术后引流与32F引流管联合8F猪尾导管的术后引流效果,探讨联合微管引流应用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可行性,并讨论其优势,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共320例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实际符合200例,根据手术后放置胸腔引流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32F胸腔引流管组100例,32F引流管联合8F猪尾导管(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微管组100例。2.通过SPSS21.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手术侧,手术类型,术中胸腔粘连程度;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长,术后第一天闭式引流量,术后拔出全部胸腔引流管后的总引流量,术后常规镇痛后额外使用的镇痛药物次数、术后第一次自主下地活动的时间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等临床指标;并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咳嗽状态以及安静呼吸状态下疼痛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侧,手术类型,术中胸腔粘连程度的构成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闭式引流量,术后拔出胸腔闭式引流后的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主要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微管引流较单独32F引流在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拔除粗管以及全部胸腔引流管早(P<0.05),而且术后额外使用的镇痛药物次数少(P<0.05)、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更早(P<0.05)。2.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咳嗽状态及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比较:术后第一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咳嗽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呼吸状态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五天两者状态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微管引流能保证术后引流效果,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2.联合微管引流粗管可以较早拔除,使得患者能够尽早拔除引流管及出院;3.联合微管引流能够降低患者自主疼痛感觉并减少患者术后常规镇痛药物使用后的额外镇痛药物剂量,使患者可以尽早下床活动,自主咳嗽排痰,加速肺膨胀。4.与传统单根粗管引流相比较,粗管联合微管引流应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中,更加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和浸泡干燥三种方法表面处理制备部分脱蛋白骨(PDPB),与Ⅰ型胶原制备得到PDPB/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并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接种于复合支架,探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与细胞复合的最佳方法,为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按文献方法制备PDPB,随机选择5块进行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将PDPB随机分为3组,浸泡干燥法作为对照组,阳
[目的]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泌尿系结石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近年来对结石成分分析和尿液代谢评估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泌尿系结石的成因及药物治疗与预防。在泌尿系结石的传统治疗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枸橼酸盐类药物在目前泌尿系结石患者碎石术后辅助治疗或保守治疗及预防方面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本研究通过检索当前主流中、英文数据
[目 的]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动脉、中心静脉及外周静脉血乳酸浓度的相关性,探讨不同时间段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 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号楼ICU 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患者60例。根据“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给予规范化治疗,第一部分根据血样本的来源分为动脉组,中心
[目 的]探讨不同自主呼吸试验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 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收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第一次SBT的机械通气患者69例。随机分入T管组、PSV组及ATC组后进行30min的SBT。SBT成功后24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SBT开始前(T0)、结束时(T1)及拔管后30min(T2)用超声观察患者肺通气状态及膈肌功能
[目 的]研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予静脉持续微量泵泵入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后患者外周静脉血miRNA的表达差异,预测这些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所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 法](1)收集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未经手术收住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3例sTBI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咳嗽反射受损、粘膜纤毛清除率降低和粘液产生增加等原因,易导致气道粘液(痰液)产生及性状的改变,是引起拔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作为粘液溶解剂之一,目前被用于降低痰液粘稠度,增加痰液的清除率,减少痰液细菌滋生,从而改善肺功能。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ICU患者中,使用NAC可能有好处;但证据有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乙酰半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构建干细胞共培养体系,探究EPC-B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间的相互调控机制,并联合部分脱蛋白生物骨(Partially deproteinized biologic bone,PDPBB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外周静脉血全转录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筛选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相关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探讨AMI发生的相关信号通路,为AMI的早期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抽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排外冠心病的志愿者肘前静脉全血,全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样本lncRNA、cir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GO Datab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和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选取发病24小时内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与舌下微循环的相关性,探索舌下微循环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可能性,为多模态神经监测增加新的维度。[方 法]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颅脑损伤(其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脑外伤)患者29例,入院即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三组,3-8分为A组,9-12分为B组,13-15分为C组,其中A组13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