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OH)与血压昼夜节律、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15日至2016年4月14日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256例,女性122例,男性134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7±8.15)。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卧—立位血压测定、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及功能。按照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分为OH组和非OH组。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比较256例受试者OH发生率为34.8%,OH组89例,非OH组167例。与非OH组比较,OH组的年龄、高血压病程、卧位收缩压、卧位舒张压、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非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OH组的性别、体重指数、TCH(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受体阻滞剂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受试者24hABPM参数比较与非OH组相比,OH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非OH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明显低于非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试者左心室结构参数的比较与非OH组相比,OH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非OH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受试者左心室功能参数的比较与非OH组相比,OH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E/A比值较非OH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与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密切相关。2)老年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影响左心室结构,对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有明显影响。3)老年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易影响左心室功能,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E/A比值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