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为政策性成本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兖州煤业的案例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一些不良现象,如:污水排放、地面塌陷、掠夺式开采、矿难事故等情况的出现,给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进而造成部分地区资源枯竭。随着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重视煤炭开采成本的补偿,形成了一定的宏观框架,但是,煤炭企业成本全面完整的核算体系还没有形成,很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针对以上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针对资源、环境、价格等征收的税费不断增加。煤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而承担的政策性成本则呈现上升趋势。在煤炭成本增加的同时,煤价上涨不同步,挤压了煤炭行业的利润空间。煤价上涨推动了煤炭行业转移成本的需要增加,给电力、冶金等相关下游产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一部分企业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较为被动,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另一部分企业,能够积极应对,改革内部管理体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从而立足于行业领先地位。   对煤炭行业政策性成本的研究,有利于全面分析和规范煤炭企业成本制度,有助于解决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信息不完整,环境成本补偿不足,环境责任和法律责任不能有效承担,得不到合理体现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这对构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害满足后代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深入研究煤炭行业政策性成本,不仅对相关制度完善具有借鉴作用,而且对煤炭企业积极应对成本压力,寻求良性发展道路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看,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煤炭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探寻科学合理的资源补偿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煤炭企业着眼国家大局,用足用好政策,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良好的成本运行机制。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以兖州煤业为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政策性成本分析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了综述,对煤炭政策性成本的理论依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炭资源特性、有偿使用成本的发展过程。然后,对有偿使用成本、劳动成本、环境成本、可持续发展成本、安全成本等政策规范进行了具体分析。随后,以兖州煤业为例对相关成本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了煤炭资源成本补偿政策完善过程中,对煤炭价格及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兖州煤业积极应对政策调整的相关经验,同时针对煤炭资源成本补偿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及企业的应对,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不同于目前大多数相关文献致力于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更直观的反映了政策性成本对煤炭企业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从现实角度对企业提出更为具体有效的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一方面,民营企业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发展迅猛,而资金瓶颈却一直阻碍着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步伐。由于资本市场“额度审核”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失真、信息披露不当等问题的出现,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相关机构开始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问题。2010年4月26日,我国颁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由此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进入强制性阶段。鉴于此,本文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效果进行检验,论证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的结论为决策部门推进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些许有用的经验数据。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
<正>前不久,笔者赴杭州参加“浙江省首届写话与习作教学研讨会”专题研讨活动,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的《走进崇文》给我的感触颇深。未听课前,我心里想:平时习作教学中,很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