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筹资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我国上市公司通常首选股权再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股权再融资方式分为增发、配股与可转换债券三种主要方式。股权再融资本应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企业效益应提升,但是,数据显示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绩效不升反降。因此,在我国特有的融资制度及证券监管大环境下,研究为何会出现股权再融资偏好现象、股权再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有何影响、如何能够改进我国证券市场再融资行为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定性角度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发现我国出现了股权再融资后公司绩效下滑的现象,并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股权再融资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然后选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股权再融资如何影响公司绩效。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中比重大、有代表性的制造业行业的财务数据资料作为研究样本,选择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率、资产报酬率、营业毛利率为财务指标。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比了2007年发生增配的制造业行业股权再融资前一年(2006年)、再融资当年(2007年)、再融资后三年(2008-2010年)的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初步得出了股权再融资导致公司绩效下降的结论。之后构建模型与定义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股权再融资对公司绩效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股权再融资前自由现金流量越多、股权再融资的规模越大,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后的绩效越差,股权再融资前公司的资本负债率越高、股权再融资前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后的绩效表现越好。最后,根据研究过程与结论,提出了股权再融资后公司绩效下降的原因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大环境和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绩效的政策建议,以规范和改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促进我国再融资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