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的隐匿性高血压亚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是否不同或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早识别并对其进行干预,有望延缓靶器官的受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收集符合隐匿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白天高血压组(8:00am-0:00),夜间高血压组(0:00-8:00am),全天高血压组,并收集同期就诊的正常患者共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颈动脉彩超结果记录患者双侧颈动脉直径、有无斑块、有无狭窄;根据心脏彩超结果记录患者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升主动脉内径、左室舒张内径、心室收缩容量、每分钟输出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左室后壁、心率、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心室舒张容量、左室射血分数、肺主动脉主干内径;根据头颅CT/MRI结果记录有无脑损伤;根据心电图结果记录有无缺血、有无心肌肥厚、有无心律失常;根据抽血化验结果记录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结果。记录并建立数据库,分析比较各组间靶管损害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1)隐匿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心脏彩超指标中右室流出道、心室收缩容量、每搏输出量、主动脉窦部、右室、FS、心率、心室舒张容量、EF、肺动脉主干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匿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心脏彩超指标中有升主动脉、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后壁、室间隔、左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隐匿性高血压与对照组之间肾功能指标中各组间尿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尿素氮、肌酐、尿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天高血压组、白天高血压组及夜间高血压组肾损害比率分别为:15.6%、18.2%,31.74%,20%。 (3)对照组和隐匿性高血压组之间斑块的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照组与隐匿性高血压组脑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本研究证实,隐匿性高血压对靶器官对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肾血管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2)隐匿性高血压可造成升主动脉、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后壁、室间隔、左房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全天高血压为主。隐匿性高血压可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以夜间高血压的影响为主。控制全天血压可有效预防隐匿性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及血管的影响。 (3)隐匿性高血压可引起脑损害,以夜间高血压的影响为主,早期发现,有效干预夜间血压,可有效控制和预防隐匿性高血压的脑损害。 (4)隐匿性高血压可引起肾功能变化,以白天高血压为主,早期发现,有效干预白天血压,可有效控制和预防隐匿性高血压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