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传统固相法、水热法等制备了一系列稀土离子及Mn2+离子激活的几种无机发光材料,对它们的光致发光和阴极射线发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它们的发光机理以及晶体结构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其在白光LED和场发射显示(FEDs)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 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Eu3+、Tb3+、Dy3+、Sm3+离子单掺GdY(MoO4)3荧光粉以及Eu3+-Tb3+共掺杂Gd(MoO4)3。在紫外光和低压阴极射线激发下,制备得到的单掺杂样品均具有较好的光致发光和低压阴极射线发光并且呈现出各自特征发光。通过对Eu3+-Tb3+共掺杂荧光粉中掺杂离子浓度的调节得到了从绿色到红色的多色发光,并对该体系中Eu3+-Tb3+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了探讨。 商用黄粉钇铝石榴石Y3Al5O12:Ce3+(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缺少红光成分从而限制了白光LED在普通照明方面的普及应用。为了试图解决此种状况,我们采用高温固相法利用Mg2+-Si4+和Mg2+-Ge4+离子对取代YAG基质晶格中Al(1)3+-Al(2)3+的格位制备了一系列荧光粉,并且我们进一步详细研究此种取代对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 通过高温固相法首次合成了一系列NaCa13/18Mg5/18PO4:A(A=Eu2+/Tb3+/Mn2+,Dy3+)发光材料。Eu2+→Tb3+、Eu2+→Mn2+之间存在比较有效的能量传递,详细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传递机理、能量传递效率等。样品的发光颜色(从蓝紫色到红光,包括白光)能够通过能量传递以及改变敏化剂和激活剂的相对掺杂浓度进行调节。该系列荧光粉在白光LEDs和场发射显示(FEDs)方面有潜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