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发展与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变迁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82211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支柱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性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其分布形态的变化是推动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力量。其次,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过增进区域间要素流动,降低运输成本,拓宽最优市场半径,改变产业区位条件,从而导致城市空间重构、产业空间重组。可见,我国即将建成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将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使用ESDA分析确定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自相关状况,发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部分高速铁路沿线区域存在显著的局域自相关,形成HH集聚的热点区,初步确定其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的中心区域。通过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确定北京、上海、深圳为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的三大核心城市,广州为次级核心城市。通过对比具体的回归结果发现,三大核心城市皆呈现显著的向心集聚趋势,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由少数核心城市主导向多核多中心结构转变。本文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高速铁路网络通过“廊道效应”与“虹吸效应”使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与之的耦合。通过建立动态VPM模型考察可达性对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城市集聚与扩散的影响,结果显示,可达性越高,核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向心集聚能力越强。此外,高速铁路通过“磁化”高级网络节点城市使之成为空间格局的核心,吸引其它城市生产要素向心集聚,在短期扩大了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做出预测,结果显示,新增网络节点将会最先成为空间格局的中心城市,并以发挥向心集聚作用为主,与既有核心城市去中心化扩散并存。长期而言,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将向多核心网络式结构转变,逐渐实现空间一体化。由此可见,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是影响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变迁的重要因素。国家应根据具体经济建设规划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高速铁路建设规划,从而趋利避害,使高速铁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的需求来看,国家还可考虑对高速铁路网络建设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更好地发挥高速铁路对重塑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对康复结局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0例创伤性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常规护理和健康教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电子书包进课堂引起了多方关注,褒贬不一,如何从根本上引领,值得广大教育者不断思考和实践探索。该文从教材、学习方式、学习资源
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是所有一切的核心元素。本文试图依托场域和惯习理论,探讨得出有思想的设计者的培养情境—
<正>就全球大背景而言,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公害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和日趋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弥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病人候药时间长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减少候药时间。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分析2014年5月某一周的处方信息,统计各个时间段缴费处方数、配药处方数及病
“处事识为先,断次之”.房地产投资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其收益和风险受着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以盈利为目的的房地产投资中
目的 探讨系统治疗后的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辖区13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比较康复护理前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结果
新疆南天山地区发育大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花岗质侵入岩,然而这些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形成构造背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南天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多,对保护“国家的金色名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对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具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防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12月在梅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PCI术的1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