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接受汉语,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中国的近邻,泰国更是如此。泰国是汉语教学推广的重要基地,从1992年便开放了对汉语的限制政策,汉语在泰国各界变得日益重要,泰国许多学校相应开设了汉语课程。中泰在民族文化、教育理念和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使得泰国中小学汉语课堂中的管理相对困难,教师的课堂管理模式没能适应泰国教学大环境,也没有与时俱进,汉语教学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费时低效。因此,目前泰国汉语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形势依旧严峻。“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二者又相互制约相互依赖。”①在泰国的汉语课堂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所以给师生的正常教学活动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学生方面看来,学生觉得造成问题行为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学习汉语的兴趣以及对自身的控制不足,教师则认为家长没有提供合适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成绩变差或产生自暴自弃的情况。然而,课堂问题行为并不是这么简单就产生的,除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控能力不足以外,还会受到周围群体的负面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热爱追星等都会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从教师视角出发,教师教学能力不好,管理能力不佳,师生关系不融洽,自身行为不恰当,心态不合理都会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造成影响。从跨文化教学角度看,中泰双方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文化、以及具体学校的政策和方针都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观察泰国汉语课堂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来探究在汉语课堂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并探索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课堂管理模式,并为赴泰汉语教师在课堂问题行为应对上提供一些参考。在借鉴国内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法、师生访谈、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泰国汉语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成因以及赴泰汉语教师的管理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学生的问题行为在泰国高中汉语课堂中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客观性;二是普遍性;三是集中性。(2)有关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依次是学生、环境、教师、家庭四个方面,本研究具体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这四项因素。(3)在泰国高中汉语课堂中,只有少数一部分教师能采取相应措施去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绝大部分教师还不具备课堂管理意识,管理水平较低,教师因为缺乏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敏锐感知,对于学生的一些问题行为,不能做出有效地预防。即使部分教师掌握了一些应对方法,也是通过对自身经验的总结,不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针对学生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普遍感到缺乏应对策略。在本文最后,笔者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够提高泰国高中汉语课堂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