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开始向新的方向转变,旧的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制度环境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生力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地方政府在取得了独立经济利益和分散决策权的重要主体地位之后进入了转轨时期。分税制度应运而生,此举一方面强化和改进了中央宏观调控的职能,另一方面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国各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支持的依赖程度,导致了我国各地方政府的遭遇资金困境的风险大大提高。尽管,针对以上情况,在政府转变职能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建立资金筹集的多种渠道,以求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加快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客观上一定程度地达到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加强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但是,由于对地方政府缺乏应对此类危机和风险的准备和经验,导致必要的立法规范和有效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忽视和无视,由此必定形成多头、无序的融资局面,由此以往必定造成各地方政府深陷资金困境的风险之中,债务问题日益严重,并严重威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速度、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不容忽视的风险。
最近几年,西安市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面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财政部门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并通过举借政府债务,包括积极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随着城市骨架的拉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政府为了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积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城中村”改造等,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此时,就更加凸显了加强政府债务的管理,化解债务的风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政府债务现状的研究,先定性分析找出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确定和定量分析,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情况,对2006年到2010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西安市政府债务未来的风险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最后提出关于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管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工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建议内容符合西安市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风险,债务规模风险,金融环境风险,财政支出结构风险等影响着西安市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因素,未来我们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监管和控制,从2009年开始,我市的债务风险的综合指标持续走高,预测2011年西安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态为:总风险为中风险状态。其中地方政府负债指标,即债务规模风险为最高风险,所以我们必须有理有利有节的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和范围。以求能在萌芽状态发现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全面监测财政和金融有可能面临的风险,致使西安市政府债务危机能在萌芽阶段便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的各种措施,防御和降低风险,保持西安市的经济高速建设和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