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探究式学习单设计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科技馆作为非正式学习情境的典型代表,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教育功能日益倍受重视。但是,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教育功能却未得到良好的发挥,学习单作为科技馆和学校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关学习单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学习单的盲目开发、学习单的设计如同考卷等现象普遍存在。那么,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学习单值得深入探讨。已有的研究大多是有关博物馆中学习单的设计研究,涉及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的寥寥无几,面向不同群体的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更是无从谈起,家庭群体作为科技馆的主流参观群体,尝试探索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对于优化科技馆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馆教育具有实物教育资源丰富和自由参观的典型特征,在创设情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营造出一种“与科学家真实的工作环境一样的氛围”,它与探究学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本文基于“探究学习”的理论视角探索了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探究式学习单的设计研究,以此来优化科技馆的教育功能、提升学习者的参观质量。在梳理非正式科学学习、科技馆教育、学习单、亲子互动的相关文献以及对国内外典型的学习单案例进行探究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探究式学习单设计应该遵循涉及具有吸引力的展品、提供展品的位置引导和参观引导、围绕一定主题或核心问题设计、设计观察类、操作类、思考/判断类、想象/推测类问题、设置丰富多样的题型、引导学生向家长询问、与家长交流的原则。本文在该原则的基础上又结合5E探究教学模式,构建了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探究式学习单的设计框架,具体包括观察展品、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形成解释、拓展应用、交流评价六个部分。为了检验设计原则与设计框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分析科技馆展品、科学课程标准与科学教材,结合对于学习单使用对象的参观态度、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调查,依据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探究式学习单的设计原则与框架,针对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地球奥秘展厅中“大自然的雕塑家”展区,设计开发了供亲子家庭(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与其父母组成的亲子家庭)使用的《神奇地貌大考察》学生学习单和家长指导单,并通过向学科领域专家、科学教育研究者、科技馆工作者以及科学教师等专家咨询反馈意见与建议,对学习单进行了两轮的迭代设计,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适合亲子家庭使用的学生学习单和家长指导单。通过各位专家的反馈来看,依据本文所设计的原则与框架设计开发面向家庭群体的科技馆探究式学习单,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建构新知,从而提升参观者的参观质量、优化科技馆的教育功能。
其他文献
<正>文物系统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顺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环节。它将有效增强中国文物在世界文物宝库中的地位,有力促进中国文物管理和文物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高低再次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许多人纷纷指出,在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下,拟上调起征
煤和生物质经热解可部分转化为燃气和化学品,但该过程中产生的重质焦油利用价值低且危害设备系统安全。将热解焦油轻质化是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和气体产品质量的关键,其中催化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Aspen Plus软件已成为化工设计行业广泛使用的流程模拟软件。根据我国化工设计发展的趋势、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我校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化工设计
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文学作品的译介也成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传播途径。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因其独特的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
针对普通高校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综述了应用于化妆品中的果酸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常用的果酸检测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浓度限制,并简述了果酸在国内外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应用。
<正> 有些家庭种平菇,平菇产量很低,甚至绝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育菇场地选择不当 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或不卫生的场所种植,杂菌污染严重,平菇不能正常生长;有
语音是人类信息交互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开始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当前中文语音识别系统均是基于普通话,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大、民
背景: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指使用造影剂23天后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排除了其它病因),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位病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造影剂为低渗型和等渗型。造影剂渗透压越大,其毒性就越大;使用剂量越大,毒性亦越大。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有待进一步阐明。临床上常规使用水化疗法来预防CIN的发生。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