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远程通信安全体系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1986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的主要安全问题是如何有效保障电力调度控制系统及其网络的信息安全,实现通信的保密和发起者的授权认证。本文的研究工作是针对这种需求提出来的,采用TCG(可信计算组织)和IEC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等最新国际标准的体系结构和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和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远程通信安全体系,使用该体系,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安全远程通信。另外,设计了该体系中远程平台与本地平台之间的RPC 通信,并以电容器保护装置为例,建立具有安全功能的IED 的逻辑节点模型。最后,以断路器开关控制为例,设计了控制信息从控制中心到间隔层IED 的安全传输的流程。另一方面,本文针对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对所用到的主要的密码算法AES 和RSA 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以FPGA 为算法载体,进行了仿真;另外,为了验证数字签名技术能否解决通信中信息交换主体的身份认证和信息的完整性认证的问题,用智能PK 卡作为TPM,进行了远程安全认证实验。
其他文献
针对用整数阶模型代替实际复杂的非整数阶模型来进行控制器设计往往造成较大误差而收不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以5层框架结构为对
基于Biot固结理论和Neumann随机有限元理论,提出了沉降固结理论的Neumann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以某工程为例,对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进行随机有限元
高一地理新教材环境教育内容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与发展三部分组成,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内容结构合理清晰、环境教
采用VOF(volume—of-fluid)中的PLIC ( 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alculation)界面重构方法模拟研究了三维气泡群的上升过程及其对周围流场的扰动.重点分析考察了大量气泡上升
针对重介选煤厂重介质消耗控制的问题,结合霍尔辛赫选煤厂介耗控制的实践经验,采用理论分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重介质质量、选煤产品介耗、磁介质回收介耗和介耗综合
有效教学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论达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备课、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教学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阅读、鼓励学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进出口贸易对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发展本国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蒙古国作为世界第二大
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干部职工队伍管理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具有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必须系统的开展以“科学化、标准化、经常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