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叶片榫齿结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温度场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nl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基合金涡轮转子叶片属于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其榫齿结构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加工是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缓进深切磨削过程中加工弧区磨削液的泡核沸腾与成膜沸腾效应,导致了如下特殊现象:正常缓磨时工件表面温度可长期有效控制在约130℃,但温度又容易突然升高导致磨削烧伤。由于目前尚缺乏镍基合金叶片榫齿结构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温度预测方法,导致从毛坯到成型的整套磨削工艺优化制定缺乏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磨削突发烧伤难以有效控制。有鉴于此,本课题提出开展镍基合金叶片榫齿结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温度场研究,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探索以GH4169镍基合金材料为代表的叶片榫齿结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过程温度分布与演变规律,据此优选磨削参数,最终达到预测并控制磨削烧伤、从而实现叶片榫齿结构高效精密加工的目标。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开展了棕刚玉砂轮缓进深切成型磨削GH4169镍基合金叶片榫齿结构实验,测试了磨削力与磨削温度,建立了包含磨削参数与总磨削深度在内的切向磨削力经验公式。研究发现,叶片榫齿齿顶的磨削温度高于齿根温度,并且不同齿顶的最高磨削温度基本一致。(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三角形移动热源模型比矩形移动热源模型更适合用于叶片榫齿结构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温度场仿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叶片榫齿结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温度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研究,确定了不同磨削工艺条件下弧区磨削液冷却系数的经验公式。(3)基于缓进深切磨削实验确证了本课题所建立的叶片榫齿结构磨削温度场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探明了叶片榫齿结构缓进深切成型磨削温度的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发现榫齿顶部通常为最高磨削温度区域,容易发生磨削烧伤现象。以此为基础,优化了叶片榫齿结构从矩形毛坯到完全加工成型的整套磨削工艺参数组合,提高了加工效率。评价了优选工艺参数组合条件下缓进深切成型磨削加工的叶片榫齿结构表面完整性,未发现加工缺陷。
其他文献
研究了市场需求随机且对销售价格及提前期敏感的条件下,供应链如何制定最优的销售价格、提前期以及库存因子使得利润最大化。首先,分析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围绕中国特色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深度学习作为提升核心素养,实现立德
大港石化公司采用联合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对使用好氧、厌氧工艺处理含油污泥的结果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先进行好氧处理然后脱水再进行厌氧堆肥工艺处理含油污泥,除油率达
20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兴起的“物派”艺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圈产生了重大影响。“物派”用西方现当代艺术手法,表达纯东方的精神理念,为走出东亚自己的当代性而树立典范。中国
45CrNiMoVA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具有2000 MPa以上的超高强度,常用作扭杆弹簧,但其因疲劳和氢脆而造成早期失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近年来研制了一种具有更高疲劳性能和更低氢脆敏感性的新型扭杆弹簧用高强度钢40Si2Ni2CrMoV(N1)钢。为保证高强度扭杆弹簧的高可靠性和超长寿命(>107)的要求,本文采用超声波疲劳、电化学充氢、TDS测氢以及SEM断口观察等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当今世界各国的卫星发射任务越来越密集,频繁的航天活动造成地外空间中除数量有限的有效载荷以外,存在大量无效载荷和空间碎片,挤占有限的空间资源,造成卫星碰撞事故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