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HSP70、NF-κB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不同时间点病理切片观察、肺湿干重比值(W/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浓度变化以及肺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核因子-KBp65(NF-K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芪注射液在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保护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方法]   5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只。对照组:生理盐水5.0ml/kg尾静脉注射,30分钟后生理盐水5.0ml/kg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组:LPS1.0mg/ml生理盐水稀释后,LPS5.0mg/kg尾静脉注射,30分钟后生理盐水5.0ml/kg尾静脉注射。黄芪组:LPS5.0mg/kg尾静脉注射,30分钟后黄芪注射液10g/kg尾静脉注射。每组分别在2、6、12小时随机处死6只大鼠,心脏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TNF-a、IL-6浓度;右肺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70和NF-KBp65蛋白表达量;左肺组织行肺组织W/D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通过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均数的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利用q检验法(SNK)作两两比较,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大体形态观察   对照组肺组织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无充血水肿;内毒素组肺组织表面呈暗红色,充血水肿明显,可见广泛出血点;黄芪组肺组织表面呈暗红色,充血水肿较内毒素组减轻,可见少量出血点。   2大鼠肺组织W/D   内毒素、黄芪各时间点组大鼠肺组织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毒素组大鼠肺W/D与对照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上升,12小时达高峰;黄芪组大鼠肺组织W/D较内毒素比较,于2小时开始下降,12小时下降程度最大,显著低于内毒素各时间点组(P<0.01)。   3肺组织病理变化   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晰,肺间质无增厚,肺泡无水肿;内毒素组肺间质及肺泡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芪组肺间质及肺泡充血水肿明显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4血清TNF-a、IL-6水平变化   对照组血清TNF-a、IL-6水平2、6、12小时无明显变化;内毒素、黄芪各时间点组大鼠血清TNF-a、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毒素组大鼠血清TNF-a、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上升,6小时达高峰,12小时略下降;黄芪组大鼠血清TNF-a、IL-6水平较内毒素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下降,6小时逐渐下降,12小时降至最低,显著低于与内毒素各时间点组(P<0.01)。   5肺组织HSP70及NF-KBp65蛋白表达变化   5.1 HSP70蛋白表达变化   对照组大鼠可见少量HSP70蛋白表达;内毒素、黄芪各时间点组HSP70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毒素组表达量较对照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上升,6小时达高峰,12小时略下降;黄芪组表达量较内毒素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升高,12小时达高峰,显著高于内毒素各时点组(P<0.01)。   5.2 NF-KBp65蛋白表达变化   对照组大鼠可见少量NF-KBp65蛋白表达;内毒素、黄芪各时间点组NF-KBp65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内毒素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上升,6小时达高峰,12小时略下降;黄芪组表达量较内毒素组比较,于2小时开始下降,12小时降至最低,显著低于内毒素各时点组(P<0.01)。   [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提高HSP70表达,从而抑制NF-KB活性,下调TNF-a、IL-6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发挥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