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学术界对服务业的研究越来越多,服务业集聚这种新的经济现象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东南沿海利用在区位、人力资本和外资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从而使其对经济的贡献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则相对滞后,集聚事态并不明显,服务业在我国已经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与此同时,伴随着服务业发展的专业化和集聚化,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东中西收入差距梯度已经形成。服务业在制造业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有怎样的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会受到服务业空间分部特点的影响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拉动,这将是本文的讨论重点。研究二者关系,对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在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后,采用文献总结方法,分别从就业、工资收入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阐述了服务业集聚对地区收入的效应,得出服务业集聚发展会扩大集聚地就业,提高当地服务业工资性收入,同时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集聚地经济健康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对收入的拉动作用较小,进而可能造成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的收入差距。然后描述性的分析我国服务业集聚空间特点与差异以及我国近年来地区收入差距发展趋势,并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我国东西、东中和中西地区收入差距和服务业集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服务业集聚的确能扩大地区收入差距,但是分地区看影响不同:服务业集聚是导致我国东西和东中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且比较显著,而服务业集聚并不是我国中西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显著原因。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给出我国发展服务业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科技与经济、外贸一体化的国际合作体制逐步形成。R&D国际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前资本市场中存在着不派发股利、超能派发股利等一系列问题,以往学者在不同理论视角下研究股利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在股利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方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