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面网壳结构在内爆炸下的失效机理和防爆方法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柱面网壳结构由于跨度大、刚度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公用建筑中,但此类建筑因内部人流量大,极易成为恐怖爆炸袭击的目标,柱面网壳网壳结构的抗爆防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由试验测定的钢材动态本构关系,建立内爆炸下柱面网壳的数值模型,对内爆炸下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响应、失效准则、失效模式及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爆设计方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应用霍普金森杆试验技术对Q235、Q345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Q235、Q345钢存在较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高应变率作用下两种钢材的屈服强度较低应变率时具有明显的提升;随应力三轴度的增大,钢材失效应变逐渐减小,随应变率增大,钢材失效应变也逐渐增大。(2)通过LS-DYNA显式动力学软件建立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内爆炸柱面网壳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选取不同本构关系及是否考虑重力作用对柱面网壳在内爆炸下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围护结构连接刚度、屋面荷载、矢跨比、长跨比为参数,对柱面网壳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动力响应程度随连接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过大的屋面荷载不利于结构的抗爆;长跨比越大,网壳结构的动力响应越剧烈;随矢跨比增大,网壳的动力响应程度随之减小。(3)建立了以损伤模型为基础的失效判定准则,在此基础上扩大参数分析,总结了内爆炸下柱面网壳的三种失效模式:围护结构泄爆破坏、网壳大变形破坏、网壳塌陷破坏;对失效模式随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失效模式随最大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解释了网壳产生塌陷破坏的原因;提出了适用于内爆炸下柱面网壳结构的损伤评估方法,绘制了损伤等值曲线,可供工程防爆设计参考。(4)以失效机理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内爆炸下柱面网壳结构的防爆设计方法进行探讨,结论认为减小围护结构连接刚度和增加主体结构的安全系数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防爆能力;结合结构内爆炸问题的特点,以结构损伤为基础,提出适合于内爆炸下柱面网壳结构的防爆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钢管混凝土结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认识,该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尤其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成为了高速铁路的主要桥型。  论文以一座80m高速铁路钢管混凝土
近年来,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的年增长速度已达10%,使我国煤炭井下开采量也逐年大幅度增加。随着原煤开采量的增加,防爆柴油机胶轮车作为先进的矿用辅助运输工具,其需求量也随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韧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它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具有明显的在强度、韧性、耐久性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其抗拉强度和韧性远高于普通混凝土。RPC抗弯拉强度跟材料的配合比、养护条件、钢纤维掺量等有密切关系,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钢纤维掺量。钢纤维对RPC基体的增强、增韧作用主要是通过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应力传递实现的,因
黄土工程的强度、变形及稳定性问题与土体的水分场密切相关,在预测土体水分场变化时,黄土渗透各向异性对预测结果影响很大,目前对黄土渗透各向异性的研究尚少。基于此,本文以
注浆已成为解决地下突水和加固软弱岩土层的主要技术手段。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水利水电、交通、建筑等许多行业,其作用受到普遍认可。而限制注浆施工发展的注浆设备与注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人工开挖的工程边坡代替原有的自然边坡被不断地应用在公路建设、水利工程、矿物开采以及地基处理
现今,离子交换膜工业应用是一种前沿的,绿色循环发展的热点应用技术。这些应用的关键依靠的是离子交换膜特殊的分离能力,通过将某些特定离子被筛分开来,以达到分离物质的作用。且膜上所含有的特殊功能基团为离子交换膜分离作用的关键,该功能基团的存在决定着某些特定离子的透过,而这种特殊功能被称之为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功能,才使离子交换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至今,成品离子交换膜的氯离子泄
高层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其高度越来越大,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第二阶段的抗震设计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而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现代建筑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
混凝土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个抗渗性非常好的混凝土发生劣化的速度十分缓慢。矿物掺合料作为组分掺入混凝土能够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纳米材料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复合使用,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起到“优势互补”的效应。以纳米材料和粉煤灰复掺进行混凝土的渗透性研究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针对上面所提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首先进行了单掺纳米材料和单掺粉煤灰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碳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下隧道的开挖及管线的埋设在地下空间的利用上越来越重要。作为生命线工程,城市地下管线被埋在较浅地层。而为缓解不断紧张的城市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