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静脉低剂量恒速滴注垂体后叶素和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观察垂体后叶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06月至2019年01月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同一小组住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试验前,将其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术中应用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49例,术中应用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心肺功能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盆腔手术史、临床症状、肌瘤最大直径、子宫肌瘤数目、肌瘤位置、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59.76±16.52)min,短于对照组(64.08±17.62)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平均(63.24±19.78)ml少于研究组(67.41±23.34)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平均(13.21±5.63)g/L少于研究组(14.63±7.14)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33±1.47)d短于对照组(6.46±1.5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73±5.34)h短于研究组(19.73±6.27)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并发症: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均无周围脏器损伤、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4.00%;垂叶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血压升高>30%的患者,研究组有23例,对照组有31例,给予麻醉干预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时间≤60分钟时,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平均(2.25±0.99)个,对照组子宫肌瘤平均(2.30±1.1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51.62±8.38)min,略短于对照组(52.73±7.2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平均(55.31±17.53)ml略少于研究组(56.74±23.6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平均(11.04±4.12)g/L略少于研究组(12.23±5.0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93±1.31)d略长于对照组(5.72±1.2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45±4.32)h较研究组(20.36±4.81)h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时间≤60分钟时,用药前1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研究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时间>60分钟时,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平均(7.12±1.67)个,对照组子宫肌瘤平均(6.76±1.54)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71.26±12.03)min,短于对照组(82.44±13.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平均(81.32±18.93)ml少于对照组(94.01±21.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平均(15.68±5.74)g/L少于对照组(19.62±9.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7±1.42)d短于研究组(6.96±1.54)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25±4.94)h较研究组(20.34±5.03)h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手术时间>60分钟时,研究组患者在用药30分钟后均无明显血压波动,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需第二次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9例患者均再次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1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研究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与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相比,血压波动幅度小,次数少,对机体影响更小。2、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比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相近甚至优于宫体注射,且用量精准,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术中垂体后叶素总用量。3、建议:(1)当肌瘤个数≤4,评估所需手术时间≤60分钟时,或无需第二次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时,在排除禁忌症后,两种止血方法均可选择。(2)当肌瘤个数>4,评估所需手术时间>60分钟,或需第二次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时,在排除禁忌症后,可采用术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无并发症的术膝关节局部皮肤温度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elin-6,IL-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初次行单侧
目的了解肺动脉分支起源、分布及其变异,对肺动脉栓塞、肿瘤、动脉炎等肺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解剖基础。由于相关疾病的临床危险性以及近年来发病率的逐年提升,这就对医师迅速、精确定位肺动脉解剖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肺动脉解剖与变异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体解剖与肺动脉造影,而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侵袭性高,进展快,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目前以肝切除术为主的外科治疗仍是PLC首选治疗方法,但仅有30%的患者可获得早期手术机会,而非手术治疗中血管介入治疗存在手术操作难度大等缺点;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且肝功能不全限制了化疗及放疗的应用,目前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新型治疗方式。呼肠孤病毒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
目的:依据医学影像学的表现特征对细菌性脑脓肿进行确诊,并根据医学影像学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1年10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39例细菌性脑脓肿患者,于治疗之前依据CT所示低密度病灶及其MRI弥散受限、环状强化、T2信号环对细菌性脑脓肿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依据医学影像学的表现选择药物保守治疗、CT定位下穿刺冲洗引流或开颅脓肿切除治疗。结果:39例患者均于
目的通过对青岛市立医院甲状腺癌患者的患病特点和临床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症发展状况。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影响因素和肿瘤转移情况,分析不同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后的预后,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拟定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立医院普外科。回顾性分析了182例首次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
目的:研究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机制,为临床诊疗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OA患者进行OWHTO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进行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拍摄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内外翻应力位片,膝关节MRI,在X线片上测量测量股胫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关节内会聚角(JLCA)、髌骨高度(PH)、胫骨平台后倾角(PTSA)等,根据术
研究目的:分析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的征象,探究在病变性质预测中VR三维重建的作用,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08月至2019年02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的SPN(直径≤2.0cm)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探究股骨外翻角(VCA)与股骨解剖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不同股骨侧弓角度(FB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的影响,从而使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更加精准的下肢力线。方法收集我院关节外科在2017年01月至2018年10月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按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出筛选78例(92膝)患者的病例
第一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颈椎患者与健康成人颈椎形态学参数比较分析目的:通过对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正常成人颈椎形态学特点,评估颈椎形态学参数(下颌胸骨角α与下颌胸骨间距d)指导颈椎前路术式选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间PACS影像系统中的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颈椎4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年龄,家族史等情况。测量AS颈椎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