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悔是与决策联系密切的一种情绪,是将事件的真正结果和可能出现的比真正结果更好的假设结果相比较而形成的痛苦情绪过程。它是一种社会情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情绪。除了后悔情绪体验本身,后悔还会对日后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人们在下次面临决策时采取风险寻求、风险规避等策略。因此,后悔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想避免的情绪之一。后悔中作为效应和不作为效应的发现掀起了心理学对后悔研究的新浪潮,也使其成为目前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同时,作为效应和不作为效应如今仍是后悔研究中所发现的主要规律。后悔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心理学对后悔的研究也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的。但目前决策的后悔领域对作为不作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悔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后悔强度方面。这些研究从后悔的主要理论模型、后悔与反实事思维以及后悔度对决策的影响方面来进行的。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情景研究法,但在情景研究法中被试的反应主要依靠其想象来进行,与个体的实际生活和行为存在一定的距离。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对后悔的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扩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外研究采用了fMRI和ERP的方法对后悔进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国内对后悔的神经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作为不作为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就更少了。鉴于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对作为不作为效应的后悔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运气轮博弈范式对作为、不作为后悔进行研究。通过记录与分析给予个体的反馈刺激所诱发的ERPs,了解作为、不作为决策后悔下的ERPs。研究结果表明,决策的结果的正确与错误显著影响了FRN、P300。但作为类别的ERPs却受到了决策结果的影响。当决策结果为正确的时候作为类别在FRN和P300上并无差异。仅在决策结果为错误的情况下作为类别在FRN和P300上才存在差异。简言之,作为、不作为效应对FRN和P300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