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部分自我选择和非线性相关频率选择值的基因模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a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了一类种群进化的离散动力系统,并研究这类模型的渐近性态以及讨论基因部分自我选择对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 我们考虑单基因座双等位体的基因系统,并假设基因适合度是和矩阵对策的期望支付相关的指数函数.同时假设种群个体以β的概率进行自我选择配对,由此建立了具有部分自我选择和非线性相关频率选择值的基因模型. 我们应用Jury条件和中心流形定理分析了单态平衡点的稳定性.接着讨论了多态的表现型和遗传型平衡点的存在情形和稳定性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发现部分自我选择参数β的引入对模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单态的内部表现型平衡点,ESS不再是其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在一定条件下,β在区间(0,1)的变动会使得单态内部表现型平衡点的性态在稳定和不稳定间交替变化.对于多态的表现型平衡点,我们更明确地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稳定的平衡点并非ESS.对于单态遗传型平衡点,我们同样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即使平衡点处单态等位体的有效适合度大于另一不存在等位体的有效适合度,但β的增加仍可使得平衡点不稳定. 此外,我们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了稳定的倍周期分支和不稳定的倍周期分支,以及鞍结点分支和Naimark-Sacker分支的存在性.其中,不稳定的倍周期分支,鞍结点分支和Naimark-Sacker分支都是在引入部分自我选择参数β后新产生的有趣现象.
其他文献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维数据在众多领域中不断地涌现,例如互联网大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生物医学数据等。高维数据在带来更大信息量的同时,
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将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用电量预测;(2)对BP算法进行改进。在权值和阈值的修改中加入动量项因子和自适应因子,并在选取中间层节点数时采用“试凑法”;(3
变分不等式理论是当今数学技术中的一个非常有力的研究工具,变分包含是变分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推广形式,由于变分不等式和变分包含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Noor,Huang,Chang,Ding,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