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理论,历来为美术理论研究的母题源之一。技法理论,则是绘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艺复兴观念的兴起,绘画技法理论的写作也进入新的阶段,从14世纪晚期至16世纪,较为著名者包括琴尼尼的《艺匠手册》、阿尔贝蒂的《论绘画》、莱奥纳多的《论绘画》,以及瓦萨里的《论技法》等。从时间线索看,理论家们针对艺术的写作,从具体的颜料制备和技法操作,逐步扩展到技法原理和技法观念。阿尔贝蒂完成于1435年的《论绘画》,宣称要重新构建艺术的智性知识基础,如数学式空间营造法和色彩技法的相关原则。本书的出现宣告了文艺复兴技法理论的首次转型,而这种转型正是艺术获得自由学科的品质和艺术家地位获得提高的重要象征。在人文主义者们对绘画技法和艺术观念的热烈探讨中,绘画技法理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速度。莱奥纳多的技法理论吸收了中世纪和阿尔贝蒂的自然科学成果,在数学法则、光学原理、空气透视、人体比例、解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成就;他的科学式自然主义绘画观,以及“明暗对照法”、“隐没透视”等绘画技法和原理,表现了绘画艺术与视觉认知之间的关系。在文艺复兴走向极盛之后,瓦萨里的《名人传》首先成为记录大师生平与成就的巨著,而此书的导论《论技法》,则承担了为读者进行专业知识铺垫的功能,以及为人们了解往昔大师的辉煌成就提供依据。瓦萨里技法观念的核心词汇design因此获得了重要的理论意义。他对大师技法进行了整体关照,详述了构图、色彩、板画和壁画的操作等并表达了个人观点,尤其是前人未曾专门述及的草图(sketch)、大样(cartoon)、刮痕法(sgraffiti)等,说明瓦萨里时代的整个技法实践状况和风格取向已有根本的进展。尤其他对米开朗基罗“前缩短透视”的高度赞扬,既说明了透视技法的复杂性已达时代顶峰,也在理论上超越了前人的数学法则。而且,画家与理论家这两种身份,对瓦萨里的写作模式产生了显著影响。借助对这一特定时期绘画技法理论及其著述的研究,我们看到了它的源起、发生、发展。从琴尼尼开始,技法理论的内容、形态和叙述模式不断发生演变,而且与人文主义的兴起、社会观念的进展之间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在社会背景中,技法理论的价值体系,即它的功能和意义也同样不停发生着变化。在技法理论的整体嬗变过程中,作者身份在不同时期的技法理论写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总之,技法理论本身阐发出来的精神意象和艺术观念的嬗变,也正是其应该进入艺术史研究视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