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空留巷巷道围岩长期处于高支承压力状态,极易发生大变形和失稳。单一的锚杆支护已不能满足工程正常生产的要求。现场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锚、注联合支护对巷道围岩支护效果比较好,然而注浆时机的选择对注浆效果影响很大,决定着注浆工程甚至沿空留巷的成功与否。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动态数值模拟注浆方法和沿空留巷围岩合理注浆时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方面。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沿空留巷巷道围岩上的应力演化过程及锚杆支护作用失效的原因,分析了注浆对围岩及锚杆支护作用的补强作用;确定了注浆围岩加固参数及可注浆范围的判定依据。通过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内置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FISH语言构建了动态注浆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自动根据塑性应变率大小确定可注浆范围煤岩体注浆后强度提高幅度大小。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注浆前沿空留巷巷道煤帮破碎区宽度、锚杆支护前后变形量差值、可注浆区域内围岩的体应变量、孔隙率、渗透系数的平均值在工作面采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随工作面推进,可注浆区域内围岩的平均体应变量、孔隙率、渗透系数的平均值变化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滞后工作面10m位置处达到峰值;煤帮破碎区宽度在工作面后方10mm位置也达到了锚杆支护范围的边缘。因此,将滞后工作面10m作为沿空留巷煤帮合理的注浆时机。最后,运用数值模拟得到的不同注浆位置注浆后该位置的最终位移量进行了验证。并且进一步对距工作面不同位置的顶板进行了注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各个注浆时机围岩稳定后的最终下沉量的大小,确定了沿空留巷巷道顶板的合理注浆时机为超前工作面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