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抗自编码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谱感知是指认知用户通过检测目标频段发出的信号来判断其当前频谱的使用情况,是认知无线电中最基本的技术。其目的就是在复杂的通信系统中迅速地找到频谱空穴,使非授权用户可以使用这些空闲的频谱。目前所提出的频谱感知方法大多是基于假设检验理论,利用模型的特征作为测试统计量,比如能量、特征值等,然而这些特征无法代替所有的信号信息。基于此,很多学者将深度学习引入频谱感知中,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一系列非线性变换来进行特征提取。但是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频谱感知算法大多是监督学习,即需要大量的标签样本进行训练,这在实际情况中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两个半监督频谱感知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对抗自编码器(Semi-Supervised Adversarial Autoencoder,SSAAE)的频谱感知算法。其利用了对抗的思想对网络学习的特征向量进行显示地约束,使其符合预先设置的先验分布,更好地进行分类任务。该算法利用原始的采样信号作为网络的输入,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属于盲检测算法。并且该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利用未标记数据的生成描述来提高仅使用标记数据获得的分类性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训练集的收集成本,还增强了模型的适应能力。当信噪比较低时,在高斯白噪声的环境中对OFDM信号的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SSAAE算法的检测性能要明显高于传统的频谱感知算法。针对SSAAE算法收敛速度慢,特征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对抗自编码器(Convolutional Adversarial Autoencoder,CAAE)的半监督频谱感知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相对于普通神经网络来说拥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将自编码器中多层感知机更改为卷积神经网络,在减少网络训练的参数量的同时,提高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此外还有效地降低了过拟合问题的出现。此算法将CAAE和逻辑回归结合,利用采样信号的实部、虚部及模信息构建三通道训练集对CAAE进行无监督训练,确立优化的特征提取模型,再利用所提取的特征对逻辑回归进行监督训练,得到高性能分类器。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检测性能,利用相同的训练集进行实验,结果说明此算法相对于SSAAE算法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基于全民健身视角,对陈氏太极拳的起源、现状、价值及发展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陈氏太极拳具有较强的健身娱乐、文化、教育价值,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传承人老龄化、传承方式单一、受竞技体育挤压等问题,研究表明:以体教融合为载体,以全民健身为契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突破口,以举办赛事为传播媒介,以互联网为依托,能使陈氏太极拳得到良好传承和发展.
为研究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群落结构,以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南红豆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5个野外群落样方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该群落内维管植物共57种,隶属于29科48属.群落分层明显,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为云南红豆杉、箭竹(Fargesia spathacea)和蛇莓(Duchesnea indica);基于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香农-维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皮卢均匀度指数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云南红豆杉种群中,幼苗库充足,但幼树缺乏,说明保护区建立对云南红豆杉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窄带物联网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大运营商加快了建设NB-IoT基站的步伐。窄带物联网技术以其大容量、低功耗等特点成为各行业首选的长距离无线通信物联网技术。由于窄带物联网只有180kHz的有效带宽,无线资源的匮乏使得窄带物联网在超大连接性能上出现瓶颈。在无法扩充无线资源的情况下,传统的资源调度算法既无法满足因行业横向扩展产生的多样化QoS需求,也无法满足5G时代对于超
借助西方犯罪心理学家阿伯拉罕姆逊“犯罪行为公式”的分析范式,以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逻辑为起点的研究发现,腐败行为的引致机制是心理欲求与外部刺激、侥幸心理与人性选择、相对剥夺与社会失范、从众心理和角色冲突等.应采取培育与强化行为主体对腐败心理的抑制机制、完善与优化行为主体心理欲求满足途径、塑造与健全行为主体社会支撑系统等措施,为新形势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心理视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