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在中译本《赴宴者》中的应用。《赴宴者》中译本于2009年11月在中国大陆发行。《赴宴者》是现最具影响力的旅美华人作家之一严歌苓首部用英文创作的小说。《赴宴者》中译本由台湾教授郭强生翻译。通过把华人创作的以中国为背景的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这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其过程中,因翻译造成的文化流失不可避免。作者试图通过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分析,论述《赴宴者》中译本是如何达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的。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学者、翻译家尤金·奈达最先提出。根据此理论,翻译不应该只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同时要达到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上的功能对等。本文涉及到功能对等理论中关于源语文章的语境,译语读者的反应以及译语语言和文化的一致性三条原则。在本文中,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及《赴宴者》中译本: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把此理论应用于《赴宴者》中译本来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为了更清楚地陈述此论文,现把提纲列出如下: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语部分,对全文作整体简要概述及介绍;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介绍功能对等理论,包括两部分内容:尤金·奈达以及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的三个原则;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介绍《赴宴者》的原著以及其中译本,从原著、作者及其写作风格、中译本等方面论述。第四部分第三章,分别从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三个方面逐一论述功能对等理论在《赴宴者》中译本中的应用。第五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