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国对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重视,如何从公众的利益和愿望出发建立一个平等的电子政务系统,将是每个国家政府及部门希望解决的问题,而这必将依托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此做为量度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绩效的依据,并以此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模式。本文旨在针对电子政务及其评价的特点和现状,寻找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构建在范围内可以灵活、动态使用的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本文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电子政务及电子政务评价发展情况,分析了电子政务评价中存在的诸如缺乏统一模型、缺乏公众导向、绩效评价不足等问题。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科学评价方法,企业绩效评估概念进行了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德尔菲-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有效实现了从公众需求到具体指标的转换,这既能满足注重公众需求的要求,更实现了着眼本地、强调长期规划的目标。借鉴产品设计理论中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将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系统的要求进行多层次的归纳演绎分析,转化为电子政务建设各阶段的质量工程工具。针对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按照模型的构建过程,指出了模型的结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构建了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探讨了电子政务评价的基础理论,在目前电子政务评价的起步阶段进行评价模型的研究,对推进电子政务评价研究及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当我们分析和研究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情况时,我们不难发现,“数字鸿沟”正在拉大公众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差距,“信息孤岛”使政府庞大的信息资源无法得到真正地应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政府要成功履行其角色,政府信用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汕头陷入信用危机困境,社会形象恶化、地区声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