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改善肥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如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越来越高。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是引起女性肥胖的主要生理因素。高脂肪热量饮食加剧了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展。因此研究饮食诱导肥胖或/和绝经后肥胖的分子机制对于药物治疗策略的确定尤为重要。CLA是从中草药植物中分离鉴定的一种新结构天然产物。我们的研究发现,CLA能显著改善小鼠卵巢摘除术致雌激素缺乏引起的肥胖或/和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具有改善绝经后肥胖及饮食所致肥胖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致力于评价CLA改善雌激素缺乏或/和高脂饮食所致肥胖的潜力,并阐述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1.CLA对卵巢摘除诱导小鼠肥胖的影响SPF级雌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n=8)和双侧卵巢摘除术(OVX)组(n=40)。小鼠手术恢复两周后,40只OVX小鼠随机分成OVX组、OVX+戊酸雌二醇(EV)(0.1 mg/kg/d)组、OVX+CLA 低中高剂量(10 mg/kg/d,20 mg/kg/d,40 mg/kg/d)组,每组8只。除Sham组和OVX组外,药物组每天口服灌胃给药一次,共给药16周。治疗结束后,(1)采用Micro CT分析小鼠全身白色脂肪量、皮下和内脏脂肪量、瘦体重量和体脂率;(2)采集小鼠过夜禁食12 h后的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血脂(TG、TC、HDL-C、LDL-C)、肝功能(ALT、AST)、以及瘦素和脂联素水平;(3)组织病理学H&E染色分析子宫表征及性腺白色脂肪组织(pgWAT)细胞直径和面积;(4)qRT-PCR检测pgWAT中瘦素和脂联素、肝脏组织中SREBP-1c、ChREBP、ApoB基因mRNA表达水平;(5)对Sham组、OVX组和CLA治疗组小鼠的pgWAT进行TMT定量蛋白质组表达谱分析,并对部分关键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RM)靶向定量研究验证。2.CLA对卵巢摘除结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影响SPF级雌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Sham组(n=10)和OVX组(n=20)。20只OVX小鼠给予高脂饮食(HFD),待小鼠手术恢复两周后,并随机分成OVX+HFD组和OVX+HFD+CLA(40 mg/kg/d)组,每组10只,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11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12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治疗结束后,(1)采用Promethion小动物代谢测量分析系统分析小鼠整体能量代谢;(2)采用Micro CT分析小鼠全身白色脂肪量、棕色脂肪量、皮下和内脏脂肪量、瘦体重量和体脂率;(3)采集小鼠过夜禁食12 h后的血液,分离血清检测血脂(TG、TC、HDL-C、LDL-C、NEFA)、肝功能(ALT、AST)、胰岛素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4)免疫荧光检测pgWAT中LipidTOX和PECAM-1表达水平;(5)组织病理学H&E染色分析棕色脂肪组织(BAT)、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ngWAT)、pgWAT和肝脏组织表型,油红0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质沉积;(6)qRT-PCR检测下丘脑促食欲神经肽基因,BAT产热相关基因,ingWAT脂质合成和产热相关基因,pgWAT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脂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肝脏组织脂质合成、储存、转运和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7)Western blot法检测BAT产热和脂质代谢相关蛋白,ingWAT产热、脂质合成与代谢相关蛋白,肝脏组织脂质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8)16s rDNA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小鼠肠道内容物。3.CL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影响SPF级雌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NC)组、HFD组和HFD+CLA(40 mg/kg/d)组,进行饮食诱导肥胖和CLA干预治疗,为期16周。在干预15周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干预16周后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干预结束后,(1)采用Promethion小动物代谢测量分析系统分析小鼠整体能量代谢;(2)采用Micro CT分析小鼠全身白色脂肪量、棕色脂肪量,皮下和内脏脂肪量、瘦体重量和体脂率;(3)采集小鼠过夜禁食12 h后的血液,分离血清检测ALT、AST和胰岛素水平;(4)免疫荧光检测pgWAT LipidTOX和PECAM-1表达水平;(5)组织病理学H&E染色分析BAT、ingWAT、pgWAT和肝脏组织表型,油红0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质沉积;(6)qRT-PCR检测下丘脑促食欲和厌食神经肽相关基因,BAT产热相关基因,ingWAT内质网应激、线粒体生物发生和产热相关基因,肝脏组织脂质炎症、转运和氧化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7)Western blot法检测BAT产热和脂质代谢相关蛋白、ingWAT产热、脂质合成与代谢相关蛋白以及肝脏组织脂质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CLA有效抑制了正常饮食的去卵巢小鼠肥胖的发生和未摘除卵巢的Sham组小鼠相比,正常饲养的OVX组小鼠出现了体重快速增长、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量显著增加、肝脏脂肪沉积和肝功能损伤、子宫萎缩等症状;雌激素干预(EV组)能有效逆转卵巢摘除所致的肥胖、肝损伤和子宫萎缩。本实验中,CLA对OVX小鼠的子宫萎缩无保护作用,(1)但剂量依赖地减少正常饮食的OVX小鼠体重、全身白色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的增加,减少肝部脂质沉积;(2)抑制pgWAT质量增加和脂肪细胞肥大,降低血清瘦素水平;(3)下调肝脏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和ChREBP的表达水平并上调脂质输出相关基因ApoB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4)上调pgWAT中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如 Ndufa3、Pcx、Pdhb、Acly、Acaca、Aacs、Echs1 和 Aldh2 等的表达水平。2.CLA有效抑制了高脂饮食的去卵巢小鼠肥胖的发生本研究中,CLA治疗能有效抑制高脂饮食的OVX小鼠体重、全身白色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的增加,改善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预防脂质代谢紊乱;(1)下调小鼠下丘脑中枢促食欲神经肽ORX、ORXR2、Ga1和pMCH基因mRNA的表达,减少能量摄入;增加小鼠呼吸交换率、总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量、活动率及产热量,促进能量消耗;(2)增加BAT质量,上调Pgc-1α、Cidea基因mRNA和Echs1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脂质代谢氧化产生能量,抑制BAT细胞肥大;(3)抑制ingWAT脂肪细胞肥大,下调FSP27、Caveolin-1、MT蛋白表达水平,上调ATGL、pATGL、Echs1、UCP1、Pgc-1α 蛋白和 UCP1、Pgc-1α 基因 mRNA 表达水平,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质脂解氧化代谢,增加非颤抖性产热;(4)抑制pgWAT脂肪细胞肥大,上调Echs1、UCP3、Tfam基因和下调MEST、Bip基因mRNA表达水平,降低脂肪组织LipidTOX和PECAM-1表达,减少脂肪组织血管生成,抑制脂肪合成,促进氧化代谢,改善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生物发生功能,减少脂肪累积;(5)上调肝脏IRS2基因mRNA表达水平,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下调CD36、SREBP-1c、ChREBP、PPARγ、FSP27、MCP-1 基因 mRNA 和 Plin2、Plin5、FSP27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Scarb1、Lrp、ApoB基因mNRA表达水平,抑制肝脏脂质合成储存和炎症,增加肝细胞线粒体数目,促进脂质转运代谢,改善肝脏脂肪变性;(6)增加肠道微生物中Bacteroidetes、Desulfovibrionaceae、LachnospiraceaebacteriumCOF 物种的丰度,减少Actinobacteria、Coriobacteriia、Coriobacteriales、Enterobacteriales、ClostridialesvadinBB60group、Marinifilaceae、Prevotellaceae、Rs-E47termitegroup、Allobaculum、Alloprevotella、Ileibacterium、Muribaculum、Odoribacter、Lachnospiraceaebacterium10-1 物种的丰度,改善高脂饮食的去卵巢小鼠肠道微生态。3.CLA有效抑制了高脂饮食小鼠肥胖的发生本研究中,CLA干预能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全身白色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的增加;(1)下调下丘脑中枢促食欲神经肽ORX、ORXR2、Gal和pMCH基因mRNA水平,减少能量摄入;增加小鼠总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量及产热量,促进能量消耗;(2)增加BAT质量,上调Echsl基因mRNA表达水平,促进脂质氧化代谢产生能量,抑制BAT细胞肥大;(3)抑制ingWAT脂肪细胞肥大,下调FSP2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UCP1蛋白和Pgc-1α、Tfam、Mfn1基因mRNA表达水平,抑制脂质合成,增加非颤抖性产热,改善线粒体生物发生;(4)抑制pgWAT脂肪细胞肥大,降低脂肪组织LipidTOX和PECAM-1表达,减少脂肪组织血管生成降低脂肪累积;(5)上调肝脏IRS2基因mRNA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下调MCP-1基因mRNA和Plin5、FSP2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Mttp、Cpt1b、Hadhb基因mRNA表达水平,抑制肝脏脂质合成储存和炎症,增加肝细胞线粒体数目,促进脂质转运代谢氧化,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结论:CLA显著抑制雌激素缺乏小鼠或/和高脂饮食雌性小鼠肥胖症和脂肪肝的发展。其改善肥胖的机制和降低下丘脑中枢促食欲神经肽基因表达以减少能量摄入,抑制脂滴融合聚集蛋白表达降低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脂解和β氧化产生能量,改善pgWAT线粒体功能,诱导皮下ingWAT发生褐变,多表位高表达UCP1产热蛋白促进能量消耗有关。改善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和改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脏脂质合成储存和炎症,促进脂质转运代谢利用消耗,增加肝细胞线粒体数目,改善肝脏功能有关。此外,CLA还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种群的丰度来起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 CLA在治疗绝经后肥胖或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发展一种集成式微流控芯片PCR阵列系统,用于资源有限环境下的多重呼吸道感染病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包含仪器与微流控芯片的PCR阵列系统,集成了样本裂解、核酸提取/纯化、扩增/检测功能。微流控芯片通过六个隔膜阀控制流体通路的开放与闭合,以确保流体在芯片内程序性地流动,因而顺序完成一系列分析步骤。核酸PCR扩增在预装载引物和探针的32阵列微反应室中完成,可同时检测21种呼吸道感染
背景胸腔镜手术日益成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美观,已广泛应用于成人,近几年胸腔镜应用于婴幼儿也得到了有效验证。由于婴幼儿在解剖、生理等方面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别,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尤其是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可能无法耐受单肺通气,因此婴幼儿胸腔镜手术对于麻醉管理的要求更为严格。低氧血症是胸腔镜手术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的并发症[1],大多数以低氧血症为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以单因素为主,如导管的选择及插管位置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10月足月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分为单纯硬膜外镇痛组(C组)、纳布啡辅佐硬膜外镇痛组(N组)和瑞芬太尼辅佐硬膜外镇痛组(R组),每组50例。三组均待宫口开至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在行硬膜外穿刺前10 min内,N组予纳布啡0.1mg/kg静脉注射,R组予首量瑞芬太尼0.2μg/
目的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PC-5),构建嘌呤霉素(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损伤肾小球足细胞模型,探讨研究嘌呤霉素对肾小球足细胞凋亡及Park7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设置三组:(1)对照组(空白对照组);(2)PAN组[PAN(浓度50mg/L)]
第一部分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检测轻度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对梗死类型的评估价值研究目的分析轻度狭窄大脑中动脉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HRMRI)成像特征,同时探讨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对梗死类型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有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的病人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图像,将梗死分为穿支动脉供血区
第一部分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分析及临床-超声列线图模型的构建【目的】本部分研究主要分析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根据术前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超声列线图(Clinical-Ultrasound Nomogram,CUN)模型,用于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方法】本部分研究回顾性分析79例直肠癌患者,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资料、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资料及病理检查资料根据病理淋巴结转
研究背景:约有5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同时合并有多支冠脉病变(MVD),在STEMI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治疗中,应该采取怎样的PCI治疗策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相关研究证据表明,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PCI中,完全血运重建,即对梗死相关动脉(IRA)和非梗死相关动脉(n IRA)均进行血运重建,比仅IRA重建有着更加良好的预后。对于血流动力学不
研究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T磁共振影像特征与ER、PR、HER2、Ki-67、分子亚型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以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来评估肿瘤细胞中生物因子的表达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早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从2019年7月~2021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共82例,
研究背景和目的瘙痒是机体的一种防御保护机制,急性瘙痒可通过搔抓反应来去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然而,长期持续性的慢性瘙痒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增加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临床上常规的抗组胺药物对大多数的慢性瘙痒无效或效果甚微,因此,对慢性瘙痒机制及其新型药物的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慢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背景与目的上肢手术的区域麻醉通常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及腋路等。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在臂丛终末分支水平阻滞产生远端的上肢麻醉,其适应症部位包括肱骨远端、肘关节、尺桡骨和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供肩关节以下部位手术的麻醉及镇痛需求。联合腋神经阻滞可能补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范围局限的不足,达到与锁骨上臂丛阻滞同等阻滞范围,且并发症更少。本研究随机对照试验检验以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