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现已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总体经济总量增大的背后却隐藏着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5,2002年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2010年突破了0.5,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61,而2011年和2012年基尼系数较2010年变动不大,都在0.6左右。随着中国基尼系数的不断上升,社会内部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可以说收入分配是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关键挑战。 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中,金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金融具有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和助推产业发展的双重效应,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和核心,对中国的收入差距影响巨大。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当下,研究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对促进西部地区整体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选择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方法。在了解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学术成果,探究四川省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前半部分阐述了四川省金融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为了清晰地描述四川省金融发展的变化情况,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规模、效率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的变化过程;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本文首先用四川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做了一个比较直观的研究,又把泰尔指数作为另一个指标,用于衡量四川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组间的收入差距情况。 基于上述规范研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了四川省1985-2014年间的相关数据资料,构建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指标来衡量四川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同时添加了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使用VAR模型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效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从四川省金融发展角度讨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四川省金融发展规模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金融发展规模会有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可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贡献度第三的人均GDP的增长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贡献度最弱的是金融发展效率,它的提高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通过理论分析、现状描述和实证分析后,本文最后从金融发展视角提出了一些降低四川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主要概括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提高金融发展规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有效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乡镇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