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中段典型支流水-气界面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ellya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作为深大水库,蓄水后的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潜在的碳排放问题,相关研究单位已经对三峡水库碳排放问题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的监测结果虽然初步揭示了三峡水库碳通量排放的部分特征,但是对于不同类型支流碳通量排放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三峡水库干、支流形态多样化,甲烷气泡通量部分一直不够重视。  故本文以三峡水库中段典型支流朱衣河、草堂河、大宁河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12月每月下旬进行月度的水-气界面碳通量监测;对草堂河于2015年9月7日和2016年1月9日进行两次连续24小时水-气界面碳通量监测,获得相关数据,得到以下认识:  (1)三峡水库干流及中段2条不同支流朱衣河、草堂河水-气界面存在不同CO2通量特征,且各自月变化明显。干流和草堂河都表现为CO2的“碳源”;朱衣河在不同时期“源”汇”交替,其中在3~9月表现为CO2的“碳汇”,其余时间段表现为CO2的“碳源”。而不同水位下草堂河水-气界面CO2通量也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蓄水初期昼夜出现了“源”、“汇”反转。枯水期CO2通量在24h内均表现为释放状态。  (2)三峡水库中段2条不同支流朱衣河、大宁河存在相近的CH4扩散通量特征,春夏交替时段排放量大都大于其余阶段。而2条支流CH4气泡排放主要集中在7、8月;在各个断面比较中,空间上异质性极强,其中朱衣上游排放量最大,通过与国外已有成果相比三峡水库 CH4气泡排放处于较低水平,通过与前人在三峡水库澎溪河结果相比,朱衣上游与其结果接近,朱衣河口与大宁大昌远远低于前二者。  (3)通过比较通量箱法与扩散模型法对水-气界面碳通量监测结果发现,二者监测的 CO2结果差别不大且相关性显著。在选择的主要环境因素中发现风速和水深对二者结果影响显著;而对于水-气界面CH4传输速率k600,k600与风速(U10)、表层水温(T)也存在显著地相关性。通过拟合k600与表层水温T和风速(U10)2个参数进行多元二次项和多元二次项+幂函数模型回归方程,结果发现深度平均后的 k600与表层水温(T)、风速(U10)拟合的方程相关性显著。
其他文献
建筑结构在各种荷载组合及外界环境作用下,抗力会发生衰减,甚至发生破坏,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建筑结构的安全监测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监测仪器如应力计、应变计等具有价格昂贵、与混凝土的耦合性不好、耐久性差等一些缺点。面对这种现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监测仪器来代替传统的监测仪器,碳纤维混凝土(CFRC)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CFRC是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短切碳纤维配制而成的,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水源地。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人类围湖造田,洞庭湖盆历经了长期的冲刷-淤积
摘要:初中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初中阶段接受的教育和受教育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性格培养和习惯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初中生群体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班主任如何选择正确合理的育人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教育的根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初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对于初中学生的未来有不可小觑的意义。本文通过初中班主任育人方式的现状分析,提出一系列优化与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