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串联电容补偿线路保护整定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yji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串联电容补偿(简称串补)技术作为一种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具有经济性好、设备利用率高、控制灵活的特点,能有效提升线路输电能力,在我国电网中应用广泛。而串补容性阻抗特性导致的故障电压电流分量反向现象,使得传统线路保护的正确动作存在安全隐患。如何考虑串补对线路保护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是面向工程应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开展了含串联电容补偿线路保护整定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提出了一种含串补双回线路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方法。研究了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的时间电流动作特性及常规逐级整定方法,分析了含串补双回线路故障工况下零序电流保护的误动情况,提出了含串补双回线路的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整定方法。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详细考虑了串补在双回线路中的集中容抗特性,有效避免了保护误动,相比于常规逐级整定方法,具备更高的保护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计及串补MOV(metal oxide varistor)动作特性的距离保护整定方法。研究了串补线性化模型描述下的串补等效阻抗,分析了含串补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情况,提出了基于串补线性化模型的距离保护整定方法,实现了含串补线路距离保护的精细化整定。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考虑了特定故障下串补的等效阻抗特性,与采用简单串补模型整定方法相比,提高了保护动作灵敏度。提出了一种含串补多回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通用整定方法。研究了基于稳态量的分相电流差动和零序电流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串补影响下区内故障的电流反向特性和保护动作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含串补多回线路的电流差动通用整定方法。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电流差动保护定值的合理整定,提高了保护灵敏度,降低了保护误动拒动风险,增强了保护可靠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ETEC K88对仔猪进行攻毒,通过测定相关指标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甲酸、丙酸混合物对仔猪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并筛选出甲酸、丙酸混合物在仔猪饲粮中的最适添加量。选取30头体重(7.5±1.0 kg)、日龄相近的三元杂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1)对照组(CON):基础日粮;(2)抗生素组(ATB):基础日粮+50 ppm喹烯酮,75 ppm金霉素,吉他霉素50 ppm;(3)0.6%
目的:在TCGA数据库和肝细胞癌临床病人组织中分析LINC01608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相邻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LINC01608对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索LINC01608的下游通路,从而阐明LINC01608影响肝细胞癌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分析LINC01608对肝细胞癌预后的作用。接着在60对肝细胞癌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检测LINC0160
目的:分析老年肠梗阻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和老年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探索在质量控制下老年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为老年肠梗阻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普外科住院质量控制标准化治疗的老年肠梗阻患者(≥60周岁)的病例资料共312例。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对其病因进行总结,对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
猪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可导致猪的鼻吻、蹄冠状带部出现水泡样病变,发病严重时,猪蹄冠部的溃疡蔓延至蹄底部,造成蹄壳松动甚至脱落,病猪出现跛行现象,新生仔猪(7日龄以内)偶尔伴有腹泻症状,死亡率高达30%-70%。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常引起妊娠母猪繁殖功能障碍和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仔猪感染率和死亡率极高,给各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
从附着生物分泌的粘附物质中开发新型、稳定、高效且可在水环境中使用的粘合剂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藤壶(Balanus)因粘附过程不依赖于多巴分子系统和复杂的氨基酸修饰,具有很强的粘附力和抗冲刷特性,是开发水下高性能仿生粘附剂的理想材料。然而,天然藤壶胶蛋白分泌量少且易聚合,获取困难,需要大量样品,导致成本极高,因此,如何大量制备藤壶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体外基因重组技术为制备藤壶粘胶蛋白提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水体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营养状况有着重要影响。相比水体中的磷,沉积物中潜在的磷源更加丰富,同时,它也对水中磷的含量起缓冲作用,是水体磷的储存库。对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的研究,可以了解水环境中的磷的循环过程与再生机制,也有助于评价沉积物中磷的可交换性以及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干净、品质优良的底质在水体受到外界污染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的速度。采用SEDE
西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打通边疆基层治理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为艰难、最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当前西藏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程相对滞后,整体仍处于初步探索和形式融合阶段,呈现出有别于内地的特色路径和特殊模式。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特殊内涵决定了西藏县级融媒体发展需着眼于边情民情特殊性,采取“县区简易可行+地市适度集成+自治区级技术支撑”建设模式,并在“技术+文化+人才+治理”多
蚊虫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如何有效防蚊灭蚊是人类一直欲求攻克的难题。使用拟除虫菊酯为有效成分的卫生用药是目前防蚊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拟除虫菊酯活性成分,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本研究通过对室内防蚊卫生用药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高州市白纹伊蚊(Aedes(Stegomyia)aegypti)的抗药性监测,初步探讨当前高州市居民使用防蚊卫生用药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为有
二维氮化钼(MoN)纳米片具有类金属高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位点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一种优异的超级电容器(SCs)电极材料。然而不同于层间通过弱的范德华力连接的层状硫化钼(MoS2),MoN是非层状材料,通过强的三维化学键连接,导致其二维结构制备困难,限制了其在电化学能源储存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尽管MoN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但应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其质量比电容仍需进一步提升。针对上
将糖基与不具韧皮部输导性的农药分子偶合能够使其获得韧皮部输导性,通过植株体内的转运载体介导,运输到植株目标部位,通过β-葡萄糖苷酶水解释放出活性分子,达到靶向施药的目的。β-葡萄糖苷酶能够水解非还原性的β-D-糖苷键,其参与了植物化学防御的过程,本文利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底物与β-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在静态与动态情况下的差异,设计了新一系列的糖基氧苷-氟虫腈偶合物。利用生物学手段测定了体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