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极高危患者应用PCSK9抑制剂Evolocumab(依洛尤单抗)的短期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联合组(Evolocumab+瑞舒伐他汀钙片)与单药组(瑞舒伐他汀钙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极高危患者4周时血脂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ACS极高危患者4周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较基线降幅水平及LDL-C较基线降幅≥50%情况。3.依据2016年和2019年ESC血脂指南对于LDL-C值达标要求,比较两组ACS极高危患者4周时LDL-C的达标率。4.评价两组ACS极高危患者用药后的安全性,为AC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方法:收集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收治的ACS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9年ESC/EAS指南中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极高危风险分层的条件,并分成联合组(Evolocumab+瑞舒伐他汀钙片)41例和单药组(瑞舒伐他汀钙片)45例。记录入组的86例ACS极高危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入院时化验的糖脂、肝肾功等指标为基线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和(或)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断剂等基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后门诊复查糖脂、肝肾功等相关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脂变化、LDL-C、Apo B与Lp(a)较基线降幅水平情况、LDL-C较基线降幅≥50%情况、LDL-C的达标率、相关肝肾功指标的变化等,并追踪所有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及极低LDL-C(LDL-C<0.78mmol/L(30mg/dl))患者的相关安全性并做记录。结果:1.两组治疗前CHOL、TG、LDL-C、HDL-C相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CHOL、TG、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01),且联合组CHOL、LDL-C相较于单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01),两组TG在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DL-C较治疗前下降(P<0.001),单药组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两组HDL-C在经4周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LDL-C较基线降幅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63.5%、25.3%,联合组的LDL-C较基线降幅水平明显高于单药组LDL-C较基线降幅水平,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257,P<0.001)。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联合组LDL-C较基线降幅≥50%的达标率(90.2%)明显高于单药组LDL-C较基线降幅≥50%的达标率(4.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联合组LDL-C<1.8mmol(70mg/d L)、LDL-C<1.4mmol(55mg/d L)、LDL-C<0.78mmol(30mg/d L)的达标率分别为90.2%、75.6%、24.4%,单药组LDL-C<1.8mmol(70mg/d L)、LDL-C<1.4mmol(55mg/d L)、LDL-C<0.78mmol(30mg/d L)的达标率分别为22.2%、2.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两组治疗前Apo B、Lp(a)相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后,两组Apo B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01),且两组Apo B在4周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Lp(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单药组Lp(a)较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p(a)在经4周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的Apo B较基线降幅水平(40.5%±17.8%)明显高于单药组Apo B较基线的降幅水平(20.1%±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的Lp(a)较基线降幅水平(38.3%±19.9%)明显高于单药组Lp(a)较基线的降幅水平(2.8%±1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两组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葡萄糖(serum glucose,Glu)相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间ALT、AST、Scr、Glu等安全性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间ALT、AST、Scr、Glu等安全性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ACS极高危患者,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短期内可以达到强化降脂的疗效,提示ACS极高危患者,应在住院治疗期间尽早加用PCSK9抑制剂。2.Evolocumab在降低Aop B和Lp(a)方面,对ACS极高危患者来说具有更大的获益。3.PCSK9抑制剂Evolocumab用于治疗ACS极高危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为ACS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诊疗结局,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采用宫外孕I、II号中药及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片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停经天数、孕产次、流产次、BMI、既往异位妊娠史、盆腔手术史、IUD、血hCG值、包块大小、盆腔积液、
开头与结尾的巧妙呼应,让文字在两两相望里成长。王君:晓东、艳平,上次我们聊了聊拟题的诀窍,好的题目明眸善睐,巧笑倩兮。这一期我们来聚焦写作的开头与结尾,聊聊开头与结尾如何给写作增光添彩,有没有具体的招数让孩子们来具体学一下。晓东:说到写作的开头与结尾,我一下子想到了咱们中国才子佳人类传统戏剧的开头与结尾。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柳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3,ANGPTL3)水平,观察ACS病人血浆ANGPTL3水平,并进一步探究其与ACS严重程度即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rt
目的:1.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居家护理专业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情绪、认知倾向与正念水平的交互影响机制,拟定适于当前教学的实践方案。2.运用短期线上正念穴位按摩和正念练习课程对全体居家护生进行教学,并增设随机音乐对照组,以分析不同教学实施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寻求新型简约、科学高效的睡眠卫生心理教学实践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1.现状调査:2020年2月23日-24日,基于《精神病护理学》教学云平台,便
目的:探讨根据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估算的血浆容量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 EF)容量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分为非心衰(HF)组50例,HF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HFp EF组50例,射血分数中间值HF(HFm EF)组50例,射血分数减低型HF(HFr EF)组5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房颤、高
目的: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作为一项反映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已被证实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然而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有其独特之处,本研究旨在探究对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从而有助于早发冠心病的风险评估及早期介入干预,减少致死、致残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医知网和Pub Med等,每个数据库检索内容均为2010年12月至2021年1月之间收录的关于Galectin-3对心力衰竭诊断的相关文献,由两位专业相关学者筛选文献并提取
目的:比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单独与联合除颤器(CRT-D)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不同,进而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12月,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按照预先设计的表格提取文献资料及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系统提供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水平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究NLR、PLR、MPV对AC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的376例患者,结合其病程记录及相关检查,分为ACS组(n=249)和对照组(n=127),
研究背景: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提升了心房血栓的风险,最易发生于左心房和/或左心耳。射频消融术及电复律是非瓣膜房颤患者复律的主要方式之一,而LAT/LAAT是行射频消融术及电复律的禁忌症,术前抗凝治疗3-4周后LAT/LAAT的发生率的大小尚待明确,对于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溶解心内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验证。我们将通过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估非瓣膜房颤患者预行射频消融或电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