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颍河流域地下水流与硝酸盐运移模拟及其对地表水污染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面源污染物不仅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地表水体的污染,而且还随降水或灌溉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不仅威胁饮用水安全,而且向河流或湖泊排泄,加剧地表水体的污染。因此,为了保障作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安全,有效地防治地表水体的污染,必须加强对面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机理研究。本文选取我国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淮河流域的沙颍河子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最主要的面源污染物——硝酸盐在沙颍河流域浅层含水层中运移并评价其对地表水硝酸盐的贡献,为该流域的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流域所在的河南和安徽两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禽养殖基地。大量施用的化肥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发展不仅加剧了流域内地表水体的污染,而且使得流域内的浅层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其中尤以硝酸盐污染最为严重。已有关于面源污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面源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而忽略其随地下水进入地表水体的研究。因此,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该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硝酸盐补排关系,定量评价通过地下水进入地表水体的氮污染负荷。本项研究首先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地下水取样分析。在所采集的133个水井地下水水样中,硝酸盐浓度最大为52mg/L,大于20mg/L的样品为8个,占所有样品的6%;大于10mg/L的样品为18个,占所有样品的13.6%,均值为5.49mg/L。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为新郑、鄢陵、临颍、漯河、襄城、周口、临泉和界首等地市。其次,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建立了沙颍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流的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对地下水进行了模拟,并利用观测水位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校正。模拟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地下水向河流的排泄量约为22.5亿m3/年,约占区内降雨量的9.6%,地表径流的39%。在地下水水流模拟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T3DMS建立了沙颍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模拟了流域地下水硝酸盐浓度演变过程(1981~2010年)和未来演变趋势(2011~2050年)。结果表明,随着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持续增加,2010年地下水中硝酸盐量达到82.44万吨,年均增长2.7万吨,即便在不增加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仍将持续增加。基于地下水硝酸盐运移模型,对地下水排泄至地表水的硝酸盐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81~2010年期间地下水向河流的硝酸盐排泄量逐年增加,1981~1995年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为0.06万吨/年;1996-2010年期间增长速度加快,高达0.13万吨/年。2010年入河量达3.06万吨/年,占淮河流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硝酸盐总量的40%左右;地下水硝酸盐平均浓度达13.5mg/L,进入地表水体后可使河流中硝酸盐浓度升高5.3mg/L。在不增加化肥施用的条件下,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的硝酸盐负荷仍在持续增加,最大年排泄量达到6.13万吨(2037年)。此外,本项研究还模拟了在不同施肥情况下未来80年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和入河量的趋势,结果表明应尽早进行施肥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在核电应急计划制定中,应急撤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撤离时间估计(ETE)是每个核电厂址制定应急计划的一部分,而且是获得核电厂址审批许可证必须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在这一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19~24 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种子序列与靶基因的3’-UTR互补,降解靶基因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广泛存在植物
本文叙述了耐高温香料、森林浴香精及具有镇静作用的香料及精油在芳香合成纤维中的应用,并简单介绍了二种芳香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即共混法和皮芯复合纺丝法以及芳香纤维的应
硅半导体探测器具有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位置分辨率高、能量分辨率高、线性范围宽、易与其他探测器集成、抗辐照性能强等优点。硅半导体探测器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依情采取相应预防保健对策。方法:对2877例医院工作人员健康查体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主要疾病谱的患病率依次为:高脂血症(45.0%)、脂
本文采用高温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了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改性层,用AES、XRD等手段分析了改性层元素的分布、结构组织,用电化学极化法测试了改性层抗腐蚀性能,并对其改性层的抗
开卷校平剪切生产线是当今机械加工重要的基础设备,如何设计可靠性高、经济合理、稳定性强的开卷校平剪切生产线是机械加工领域热门研究课题。本论文就是基于此背景设计与实
洪水是造成中华民族生命财产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小河流工程防洪体系的建设能够增强调控洪水的能力,而且也是洪水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科学合理的建设河流防洪工程
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应注重玻纤格栅的合理运用,扩大其在改造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范围,确保最终交付使用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改造工程能够达到预期
Y染色体法医DNA检验是法庭证据的一项全新的补充,检验手段和方式的不断进步与改进,经过了一个由细小向着整体逐渐转换的过程。现阶段,能够开展家族系内父系辅助系统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