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铬盐生产使用量非常大的国家,从50年代建成投运第一条铬盐生产线以来,先后有100余家企业从事过铬盐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铬渣。目前,全国年均产生排放铬渣仍有60余万吨,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国的铬渣只是简单的堆放,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由于铬渣中含有小部分的六价铬,而六价铬的化学性质是可溶的,在雨水的作用下,六价铬溶解并进入到土壤之中,进而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主要以重庆市某铬渣污染场地作实验和研究场地,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实验,具体的实验情况和实验结果如下:1、对六价铬的可溶性进一步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其解吸过程并不是均匀扩散的,解吸的速度跟时间成反比,即解吸时间越长,解吸速度越慢。2、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明确被铬污染的土壤的清洗方法,具体清洗方法如下:设定最佳清洗条件,即清洗时间为105分钟、清洗温度50摄氏度,振荡频率200 r/min、固液比为1:40,在这些条件下,六价铬的清洗效率十分高,其效率超过93%,根据相关实验分析,影响六价铬清洗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清洗温度,其次是固液比,再其次是振荡频率,最后是清洗时间。3、采用五级逆流的清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土壤样品进行清洗工作,其清洗效率超过99%,每增加一级清洗,其清洗效果不如上一级的清洗效果明显。4、通过原位清洗技术,可以从受铬污染的土壤中清洗出六价铬,其清洗效率超过85%。5、通过一系列的清洗方法研究,可以初步确定土壤清洗方案:异位清洗方法和原位清洗方法的结合清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