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伤口敷料是用于覆盖溃疡、伤口或其他损伤的材料。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传统的伤口敷料因存在易引起组织粘连、细菌感染、功能单一等不足,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自愈合水凝胶敷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伤口敷料,具有湿润性、生物相容性好、创面渗出液吸收能力强、与创面组织粘附性低等优点。在水凝胶中负载一定的药物,可以提升水凝胶敷料在抗菌方面的能力。本文旨在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医用自愈合水凝胶敷料,用于药物传递及伤口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口敷料是用于覆盖溃疡、伤口或其他损伤的材料。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传统的伤口敷料因存在易引起组织粘连、细菌感染、功能单一等不足,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自愈合水凝胶敷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伤口敷料,具有湿润性、生物相容性好、创面渗出液吸收能力强、与创面组织粘附性低等优点。在水凝胶中负载一定的药物,可以提升水凝胶敷料在抗菌方面的能力。本文旨在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医用自愈合水凝胶敷料,用于药物传递及伤口愈合。首先,利用高碘酸钠的强氧化性将结冷胶(GG)改性,得到氧化结冷胶(OG),然后,通过氯化钙中的钙离子与OG进行离子交联,并将完成离子交联的OG与羧甲基壳聚糖(CMCS)进行席夫碱交联反应得到双交联水凝胶。同时,以氯化钙为交联剂,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结冷胶微球(GMs)。为了提高水凝胶的抗菌性、药物缓释能力及机械性能,将负载抗菌药物的微球封装于水凝胶中,得到复合水凝胶。实验中分别考察了材料配比对水凝胶、不同药物对微球、微球的添加对复合水凝胶的各项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最优组复合水凝胶支架的累计释药、抗菌性及自愈合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CMCS:OG体积比为2:1的水凝胶显示出最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有适宜的凝胶时间、良好的溶胀性能、降解稳定性。(2)GG:Ca Cl2体积比为2:1的微球粒径均一、分散良好、表面形貌基本光滑。牛血清蛋白(BSA)、盐酸四环素(TH)、磺胺嘧啶银(Ag SD)三种不同药物对微球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3)微球浓度为8 mg/m L的复合水凝胶不仅提高了机械性能,而且在14天内实现了BSA、TH、Ag SD的缓释,在抗菌实验中也有优异的表现。综上所述,这种复合水凝胶在伤口治疗、抑制细菌感染及促进创面再生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提高Ti6Al4V的硬度、强度以及韧性为目标,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功制备了的Ti6Al4V-xB4C复合材料(x=0.01wt%、0.1wt%、1wt%、10wt%)。通过分析Ti6Al4V-xB4C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以及强韧化机理,得到了硬度、强度以及韧性均有明显提升的Ti6Al4V-xB4C复合材料。通过对比不同激光体能量密度下制备的Ti6Al4V-xB4C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发现过高或
熔模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铸造方法,蜡模的制备是熔模铸造关键之一。应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制造蜡模,用时长且难以形成复杂的内部结构。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内腔复杂的蜡模,缩短研制周期。本课题组前期搭建了一台用于熔模铸造用石蜡3D打印机,为提高打印件打印精度以获得高质量的蜡模,需要研究熔模铸造用石蜡熔融沉积成型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打印件打印精度的影响规律。本文以熔模铸造用石蜡为原料,应用课题组自行搭建的熔模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因具有高强韧和低密度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装甲防护领域,但由于金属和陶瓷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导致二者连接较为困难。本文采用液态成型技术,将熔融态7A52铝合金金属液注入装有Al2O3陶瓷的模具中,冷却后直接形成7A52/Al2O3复合材料,进行7A52/Al2O3连接工艺研究。基于液态成型的7A52/Al2O3直接连接主要依靠7A52金属液在Al2O3表面的自由铺展。7A52
随着文化消费升级和新媒体发展,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习近平“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和多语种图书的销售增量明显。针对多语种图书出版单位现有市场统计方式落后、技术手段不足的问题,本文对多语种图书出版市场决策分析平台设计和实现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系统性、典型性、动态性、简明科学性、可操作性、可量化和综合性原则,建立了多语种图书分析的评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