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新能源发电将代替传统火力发电成为主要能源。“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为0.72亿千瓦左右。随着新能源并网容量不断增加,新能源出力超出系统调节范围,出现新能源弃电现象,并且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也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国新能源装机与负荷呈逆向分布,局部地区新能源消纳条件不足,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新能源发电将代替传统火力发电成为主要能源。“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为0.72亿千瓦左右。随着新能源并网容量不断增加,新能源出力超出系统调节范围,出现新能源弃电现象,并且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也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我国新能源装机与负荷呈逆向分布,局部地区新能源消纳条件不足,通过跨省跨区电量交易是目前消纳新能源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方法和策略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了新能源消纳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结合负荷特性和新能源发电特性,阐述了受端新能源发电对新能源跨区域消纳的影响,为后续建立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模型奠定理论基础。(2)基于时序模拟仿真法,以全年为时间尺度,考虑了系统运行约束、机组运行约束、新能源出力约束、电网安全约束和直流线路运行等约束条件,建立了新能源跨区域最大化消纳模型。以国内某跨区互联电网的实际数据改建算例,通过对比典型日法新能源消纳结果,验证了时序模拟仿真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3)为体现电网调度运行计划的时序协调特点,建立了短期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模型,结合前文中的模型,分长期、中期、短期和实时四个阶段提出了多时间尺度下的新能源跨区域消纳策略。首先,通过构建直流线路运行等效模型精细反映联络线运行约束,建立了日前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直流线路输送功率微调概念,建立了日内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模型;最后选取电网典型日数据,设定了四种优化方法对比分析新能源消纳结果,验证了直流线路运行等效模型和短期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模型的有效性。(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的描述新能源出力特性,建立了考虑源荷时序相关性的新能源日出力场景聚类模型,评估单一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首先,将典型日负荷曲线划分为高峰、低谷和腰荷3个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源荷时序相关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然后,采用改进K-means算法对新能源日出力曲线进行聚类,并采用场景削减技术获得新能源出力代表场景;最后分析了代表场景的形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将新能源消纳结果与时序仿真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考虑源荷时序相关性的必要性。(5)为进一步降低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造成的数据和结果偏差,结合前文中的评价指标和聚类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概率分布的新能源跨区域消纳模型,评估两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首先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送受端新能源出力和负荷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跨区域新能源出力场景特征指标集合;然后以新能源弃电量最小为目标,考虑各场景下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改进蒙特卡洛算法的概率最优潮流模型;最后,分析了两区域新能源出力典型代表场景和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采用原对偶内点法计算新能源消纳指标,对比时序仿真法、典型日法和平均值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在跨区域系统中考虑新能源出力相关性的必要性和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成果为调度部门研究新能源消纳评估方法和制定跨区域新能源消纳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提升含高比例新能源地区在新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跨区域消纳能力,同时可用于指导电网规划和运行工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铁路运输兼顾货运和客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运输大动脉。现阶段铁路运输仍无法做到全封闭运行,因铁路基础防护设施薄弱而导致的铁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中,行人入侵是影响铁路行车安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实现铁路关键区域实时行人检测与报警将为列车行车安全提供保障。目前,短焦距摄像机广泛应用于铁路场景监控,为有效解决大视场下小尺度行人检测精度低而引起的高漏报率、高误报率等问题,本文展开基于深度学习的铁路场景小尺
5G传输网需要基于现有的4G传输网进行演化。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基站升级和人们对网络需求的增长,传输网中的部分节点接入流量过大,导致包含该类节点的接入网负载过高,使整个传输网络出现负载不均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现有基站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将高负载网络中的节点让渡给低负载网络,是一种成本较低、耗时较短的网络负载均衡优化方法。本文为了解决负载不均衡问题,研究拓扑优化算法来充分探索拓扑解空间,并且为了
中速磁浮作为一种运营时速200km/h的市域交通方式,主要服务于都市圈内部以及市郊范围通勤客流,在“十四五”规划建设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列车运行图是沟通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的重要桥梁,为达到高效、节能的运输目标,本文将针对中速磁浮列车运行图优化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面向多目标的中速磁浮列车运行图优化问题分析。探讨中速磁浮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客流需求特性和磁浮列车运行特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在军事领域中对现代化战斗机或侦察机等飞行器的启动过程中的机动性、可控性等要求也在日益加强。在各种飞行器起飞方式中,电磁弹射与传统液压气压弹射方式相比具有出口速度高、可控性好、准备周期短等优点,是现有起飞方式中最具有优势的。直线电机作为电磁弹射系统的核心部分,直接对弹射目标提供推力。但传统常导直线电机相对于超导直线电机存在着推力密度较小、重量相对较大等缺点,限制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作为列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牵引控制单元(TCU)的设计与研制是十分关键的技术。近年来,随着高速列车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研究的兴起,对列车牵引控制单元的功能提出了高速数据通信和大容量数据存储等功能要求。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升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混合动力动车组项目,设计了一个同时具备大容
随着我国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铅阻尼器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有关铅芯和高性能材料组合的复合式阻尼器研究较少。本文依据连续梁桥受力特点,将铅芯同高性能材料聚氨酯结合,提出了适用于连续梁桥的新型铅芯阻尼器,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其减隔震性能和应用于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方法以及减震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铁路连续梁的减隔震设计需求,确定了适用于铁路连续
铁路运输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扼流变压器作为轨道电路中强弱电的结合部分,不仅能提供牵引电流的回流通道,还具有抑制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干扰的作用。然而,一方面,高速铁路扼流适配变压器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故障位置隐蔽,另一方面,高铁线路封闭,仅有短时间“维修天窗”,一旦故障发生,查找和维修的时间较长,仅凭维修人员的经
本文主要来自于本人在小红书公司的实习项目。该项目基于用户的行为序列、用户画像、笔记画像以及上下文情景,预估用户感兴趣的笔记并完成召回(推荐系统的一部分,为用户粗选一部分待推荐的物品)。平台出于商业化的考量,会在笔记中嵌入信息流广告,因此召回的笔记既要满足用户的喜好,又要最大化平台的利益。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笔记推荐系统中的召回阶段,主要是以向量化召回为方式的研究工作。由于召回阶段面对的候选集庞大且对
首都城市中轴线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城市,首都的中轴线空间通常是在一个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形成的,因此其轴线空间反映了这个国家的规划设计理念,中轴线被赋予了历史文化层面的意义和政治经济层面的意义,是一个国家的典型标志。北京和华盛顿中轴线都通过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手法布置大量空间节点,营造出气势恢宏的空间结构。两个城市的中轴线都经历了形成——发展——破坏——复兴的过
随着5G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边缘计算在现实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节点通过采集大量的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服务,但同时也存在着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风险。另外,因为用户对数据有不同的隐私保护需求,在云计算中对多级隐私数据进行有效统计成为一个难题。因此,如何保证用户的个性化隐私需求以及充分利用多级隐私数据进行有效估计成为了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常见的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