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无线频率来实现不接触、远距离信息传送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耗小、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这使其在物流监管,门禁系统,电子自动收费等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由于RFID技术中的信息传送是在无线信道中进行的,因此如何保障RFID中传送信息的安全性,成了RFID系统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加密算法是一种,对明文数据进行分散,打乱,重组,等运算处理的数学算法。使处理后的信息,显得“杂乱无章”或者“支离破碎”让未授权的截获者,即使得到了加密后的信息,但因为不知道解密的方法,仍然无法知道信息的具体内容,这就保障了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这里提到的数学算法就是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是加密算法的逆运算,在加密解密过程中的参数称为该算法的密钥。加密前的信息称为明文,加密后的信息称为密文。利用RFID技术进行信息交流的双方,都要分别对明文进行加密运算,形成密文,对方接收到密文后再利用解密算法解出原来的明文信息。加密算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多种,根据加解密过程中,密钥是否一样分为对称加密算法和不对称加密算法:根据明文是否要分组,分为分组加密算法和流密码加密算法:根据算法实现的复杂难易程度分为重量级加密算法,中量级级加密算法和轻量级加密算法。不同的应用系统选择最佳适应自己的加密算法,RFID系统是硬件资源极端受限的系统,需要的是轻量级加密算法。RFID系统里的电子标签成本普遍较低,比如一张门票,一张商品标签,所以RFID系统中加密算法注重的是更小的资源消耗而不是更大加密强度。本文了选取对称加密算法中PRESENT-80算法,RC4算法和不对称加密算法中的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进行了研究。之所以选择PRESENT-80算法和RC4算法是因为他们一个是分组加密算法一个是流密码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是不对称加密算法,本身加密强度很高,如何实现其轻量化是时下很热的一个课题。本文给出了这三种算法的加密原理,算法实现。并在AVR Studio仿真平台上以Atmega-32作为微处理器,取得了这三种算法在运行效率、密码安全强度与硬件资源开销间的比较结果,得出在硬件资源同样极端受限的环境下,改进后的椭圆加密算法不但表现较强的的密码安全度,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算法运行效率,实现了算法的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