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中职优秀教学视频为例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已迫在眉睫。中职教学处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课堂中师生的高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重点研究了中职优秀课堂的师生互动行为特点,以期通过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提高师生互动质量和教学质量的策略。本研究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优秀的获奖教学视频案例为研究对象,用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的方法对课例视频中师生的互动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优秀课例提炼出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师生互动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确定了研究思路并做出对应的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数据的采集处理过程,按照S-T法和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特定的采样时间和标准对中职优秀教学视频案例分别进行数据采样和处理,以便之后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利用S-T法中的Rt-Ch图确定这些优秀课例的教学模式,然后用iFIAS对优秀课例的数据进行矩阵分析和比率分析,并结合对具体视频案例的质性描述分析中职优秀的教学案例在课堂结构、教学风格、课堂氛围、师生言语行为特征、师生技术应用等师生交互方面的特征。第四部分,本研究依据之前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些优秀课例的教学模式多倾向于向“平衡型”发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当前中职优秀课堂结构的影响深远,课堂师生活动安排均衡,课堂秩序良好,氛围轻松和谐,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风格方面多倾向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也尽可能多地及时鼓励、表扬。在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加入了提问和指令等言语行为丰富课堂形式,并多以开放性提问促进学生参与和思考,还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展示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回答问题、自信地展示小组成果,在小组协作时也与同伴展开热烈讨论,表现出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状态。当然在这些优秀的中职课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课堂控制方面,虽然教师尽可能多地使用表扬鼓励等间接性语言,但是仍旧是倾向于直接控制课堂,也存在个别教师留给学生的发言机会较少、对学生的积极反馈不足等问题。最后一部分,针对这些优秀课例的特点和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策略:转变教师角色,提升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课堂氛围,进行积极反馈;丰富课堂形式,创新课堂情境;充分利用技术,提升互动形式;合理安排课堂任务,促进生生协作;德育融入教学,实行多元评价。
其他文献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日益严重。预计到2040年,我国将会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随着中国正从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变迁的速度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等现象在我国日趋普遍。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发展新阶段相互加持下,出现了一批特殊的老年人群——城市独居老人。这些老年人日常的生产、生活都发生在城市的社区之中,大多数是城市的退休职工,亦或是在城镇化“棚改
长久以来,卫生健康问题都是人类关注的焦点。癌症作为一种极难治愈的疾病始终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并对其所在的系统产生了剧烈的影响。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革新及生活水平的稳固提高,我国癌症患者的数量仍呈现上涨的趋势。针对严峻的防控形势,旨在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安宁疗护服务应用而生。安宁疗护服务起源于西方,其关注的焦点在与“患病的人”,而并非疾病本身,这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目前
近年来,我国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在农业领域亦是如此。如何推动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而实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是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多寡则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创新情况,因而研究农业科技存量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
《废都》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1993年出版后就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7年贾平凹凭借此书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其英文版于2016年在美国上市,译者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书中描述了八十年代西京城内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民俗风情。《废都》不仅构思巧妙,其语言也极具特色。书中不论是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风俗民情的展现都离不开语言运用,而在这其中,重叠词更是占据了重要作用。《废都
政治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表现政治观和影响社会政治意识最强有力的手段。当代政治交际中大量使用隐喻表明了隐喻对于宣传政治思想,影响公民政治行为,获取公众政治认同,接受政治举措的影响力。因此,政治隐喻研究成为当代政治语言学研究的迅猛方向之一。本文研究的隐喻是俄罗斯媒体涉华政治隐喻。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涉华隐喻反映了中俄国家关系、俄罗斯媒体对华态度。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归纳俄媒《论据与事实》涉华主要隐喻模式
《文学中的英格兰:近代创作中的多种“英国特性”》是一部文学批评性作品。笔者选取第八章“杰弗里·希尔与‘怀旧感的浮动’”作为翻译实践任务的源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翻译实践报告。杰弗里·希尔是英国当代诗人,在英美诗坛享有崇高威望。该翻译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杰弗里·希尔的诗歌和作品,剖析其中的“英国特性”。源文本中有许多宗教、政治、文学术语和诗歌,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较多的文化内涵。在结构安排上,笔者将本
埃德加·劳伦斯·多克托罗的作品大多聚焦历史事实,结合真实与虚构,重现美国发展史,以此借古观今,引人深思。而边缘人群的生存困境也是多克托罗关注的重点。他的小说《霍默与兰利》以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纽约城隐居者科利尔兄弟为原型,刻画了一群以科利尔兄弟为代表的边缘人,通过边缘人群的视角,揭露了工业文明和物质繁荣掩盖下20世纪美国社会中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本论文以空间批评理论为指导,通过解读小说文本,挖掘小说中
观察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开始,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发现都需要观察能力。小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意义重大。通过美术教学中的观察活动,学生自己感知事物、独立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外,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观察,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美术教学中的观察活动也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动手实践。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应该给予观察活动足够的
本文是以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基础,以2019年耶鲁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为实验材料的实验报告,目的在于探讨学生译员在发言人正常语速情况下,面对非专业领域话题的同声传译错译和漏译情况,并分析错译和漏译的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本次同传实验对象包括12名学生译员,其中2名男性,其余为女性译员,他们均有一年半及以上的口译学习经历。关于同声传译的漏译和误译研究大都聚焦于高
四帝共治制度是罗马帝国在三世纪末和四世纪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其创始人是出生社会底层的军人皇帝戴克里先。正如该政制的名称一样,四帝共治制度下的罗马帝国由四位皇帝共同治理,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而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一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四帝共治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即解决其特点、原因和影响这几个问题。在四帝共治制度下,四位皇帝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平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具有复杂而理性的内涵。首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