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竞争与放松管制以及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和效率明显提高的同时,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明显增加,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极端事件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严重时导致金融机构倒闭,甚至导致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如2007年的这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其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些情况下,传统的VaR方法在对极端风险反应方面表现一定的不足。本文意图解决在极端情况下如何度量沪深300指数的风险价值问题。文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和实证研究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于VaR方法和极值理论的借鉴与回顾,客观地评价各种VaR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及其方法,然后得到了EGARCH-M-EVT模型。再在此基础上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部分,文章首先对收益率序列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进行实证分析,以便选择合理的VaR估计模型作为参考。通过正态性、自相关性、稳定性以及ARCH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沪深300指数不满足正态分布,基本不存在自相关性,而且是稳定的序列,但是收益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动集聚性。然后选取了几个常用的VaR估计方法包括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正态方法(简单加权平均和指数加权平均法)、GARCH类方法与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价值方法(EVT方法和EGARCH-M-EVT方法),针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对各种方法得出的风险进行准确性检验,得出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可以用EGARCH-M-EVT模型来度量沪深300指数的风险价值,相比于其他传统的VaR方法得到的VaR值要保守些,能够反应市场的极端风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