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美国的戴尔公司、我国的北大荒农业、宝硕股份等财务舞弊丑闻再次给世人敲响了警钟,财务舞弊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虽然,国内外相关部门对于财务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日益加强,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存在财务舞弊行为的企业仍然不少。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总的来说,财务舞弊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手段日益高超,也越来越隐蔽,如何识别和抑制财务舞弊的发生已经成为了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学术界不乏有关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从众多方面对财务舞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相关董事会特征是否能够对财务舞弊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首先,本文以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和董事会制度基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相关董事会特征: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女性独立董事比例及其教育背景、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和领导权结构(二职合一),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其次,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3年间因财务舞弊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共163家作为舞弊组样本,同时配对选取163家没有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样本,通过使用SPSS21.0分析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配对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呈正相关关系;女性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舞弊呈正相关关系;女性独立董事教育背景与财务舞弊呈负相关关系;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舞弊呈正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和领导权结构(二职合一)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结合本文所得结论,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会制度等角度提出笔者有关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以期减少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