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蝮蛇是北方地区野外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国内常见的各类蝮蛇均为剧毒蛇,咬伤后可引起脏器损伤、凝血功能异常、DIC样综合征等全身表现,及局部出血、坏死等局部表现。我科为北方地区蛇咬伤救治中心,年接诊北京各城郊区及周边省市蛇咬伤病例逾200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部分蝮蛇咬伤病例资料,系统性阐述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后脏器功能及凝血系统功能变化及DIC样综合征,以对其临床特点具备必要的认识,对临床治疗及病情观察提供必要的指导及理论依据。背景各类毒蛇咬伤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一定数量的报道,涉及蝮蛇、竹叶青蛇、眼镜蛇等蛇种,报道内容涉及脏器损伤、凝血系统异常、DIC样综合征、MODS、呼吸循环衰竭,及部分蛇毒的分析等等,但对于某一地区或具体蛇种的大样本致伤情况尚未见报道。方法1病例搜集:以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接诊并收治的蝮蛇咬伤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修订的临床分型标准,选择伤情评定为重度以上的患者,按其资料完整性分别研究脏器损伤及凝血系统功能障碍。2研究方法:筛选出检验结果等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28例,分别治疗中多次采血检验血常规、血凝、生化及尿、便常规、便潜血等。将20例健康成人的相应指标作为正常对照,分别用t检验(或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间部分指标有无差异,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血凝指标,以时间曲线表达变化规律;对于确诊DIC样综合征的病例情况,以时间曲线说明发生例数,并以实际数据列表举例。结果北方地区蝮蛇咬伤局部症状较为明显,可发生局部肿胀、皮下出血、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等,但创口/创面一般愈合良好,罕有化脓感染;复视、呼吸困难等神经毒表现轻微,发生率低;伤后24h之内即可发生机体明显炎症反应,WBC显著性增高,可持续2~4天不等,10.2%的患者可先后出现PLT下降,多数可于5天内恢复正常;约11.7%的患者发生肝功异常,可持续5~6天以上;5.5%的患者发生轻度肾功异常,约2~4天内即可恢复;21.9%的患者发生心肌酶异常,可持续6天或更长时间,但ECG一般无典型改变;MODS发生率约0.8%。凝血系统影响明显,最短于24h之内检出异常,一般于伤后24~72h之内,持续2~7天不等。可造成PT、TT延长、Fg降低,APTT变化不显著,有9.4%的患者可发生DIC样综合征。D-Dimer在24h内即可升高,可能对凝血系统异常有早期预测价值。皮下出血发生较多,但如救治得当,一般不发生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并发症。经治疗出院时总体有效率91.4%,治愈率60.9%,无治疗无效情况。出院后随访1月,各类轻微后遗症发生率约7.8%,一般不留肢体残疾等后遗症。结论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以凝血系统损害、心肌损害、肝功损害为主,严重者可发生MODS、DIC样综合征,有出血倾向,局部症状较重,多数有皮下出血。经及时、合理治疗,24h内就诊患者一般治疗有效率91.4%,治愈率60.9%,一般不留肢体残疾等后遗症,不发生严重颅内出血、脏器出血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