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心力衰竭”“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关键词及近义词检索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实验,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27日。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文章共纳入了24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211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RR=1.35,95%CI=(1.02,1.78),P=0.04];联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MD=5.39,95%CI=(4.15,6.63),P<0.00001],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4.65,95%CI(-5.31,-3.99),P<0.00001],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D=-3.47,95%CI(-5.36,-1.57),P=0.0003],降低BNP/NT-pro BNP水平[SMD=-0.48,95%CI(-0.84,-0.13),P=0.007];但两组在6分钟步行试验、心源性死亡、因心衰再住院等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后,其不良反应增加[RR=5.30,95%CI=(1.72,16.30),P=0.004],主要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热,但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Meta分析显示联合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有改善,但运动耐量、远期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获取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