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裂技术经过6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有效的增产技术而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新增的探明储量中约2/3为低/特低渗油气藏,压裂是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同时压裂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单井的作业成本一般在数十万至数百万元;如果对储层特征认识不足、选井选层不当、入井材料选择不合理、施工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都可能导致施工失败或压裂以后不能取得理想增产效果的情况,更有甚者可能导致本来有一定产能的油气井压裂后产能降低或没有产能的严重后果;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如果储层改造以后形成的裂缝方位与油藏开采的注采井网不匹配的话,会给开发后期调整带来很大的影响。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压裂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研究控制风险的方法,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指导压裂的全过程,对于提高压裂的成功率和有效率、降低压裂投资风险、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压裂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原因及控制风险的方法,初步尝试构建了压裂风险控制体系。为了研究人工裂缝对油藏生产动态的影响,运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五点法井网油水井同时压裂裂缝长度有利和不利情况下裂缝长度对生产动态的影响。为了提高压裂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到压裂风险决策中,构建了压裂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压裂风险决策,并且编制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压裂风险决策软件。最后结合靖边气田实施的交联酸携砂酸压新工艺,研究了该工艺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降低风险的方法,运用该工艺先后对6口井进行了现场施工,施工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压后最大产能37.0236×104m3/d,最大加砂量25.1m3。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该地区酸压后产能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对于该地区而言影响携砂酸压产能的主控因素为有效厚度、施工规模和地层压力,可以为该地区下一步的选井选层和施工设计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