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脑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脑-机接口是一种不依赖大脑与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正常输出通道的通信系统。脑-机接口能够为那些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脑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脑-机接口是一种不依赖大脑与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正常输出通道的通信系统。脑-机接口能够为那些具有肢体功能障碍、中风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的人们提供一个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途径。因而,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脑-机接口主要包括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和侵入式脑-机接口两种。侵入式脑-机接口又称植入式脑-机接口,它通过将微电极阵列直接植入大脑特定区域,来获得该区域精确的大脑神经信号,相比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具有信号质量好,时间、空间分辨率高,不需要提前训练等优点。 植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神经元放电记录设备,二是神经元放电信号数据处理算法。本课题对这两方面内容的部分技术进行了探索。文中首先介绍了获取细胞外神经元放电信号数据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电生理技术来获得大脑特定区域的真实的神经元放电信号。我们设计、实现了一套轻量、微型,可直接安置在自由活动小动物脑部的脑电采集系统。本文中详细介绍了该装置模拟前端的设计与实现,并简要阐述了背载系统的实现思想。另一种方法是为了研究脑电处理算法的方便,通过对真实脑电组成成分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仿真得到神经元放电数据。本文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优化的形态学滤波器的动作电位检测方法。形态学滤波器的结构元素由高斯函数来构建,通过给出一个评价函数和参数优化流程,使用于形态学运算的结构元素逼近脑电中动作电位的形状,从而将动作电位和背景噪声分离开来。再通过对形态学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使用一个自适应阈值,实现了动作电位的自动检测。本文最后使用真实脑电数据和仿真脑电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并与现有的动作电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更高的检测率。 综上,本课题对脑电采集设备设计与实现、脑电仿真数据生成和动作电位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脑电数据采集、背景噪声抑制和高精度的动作电位检测,为后续动作电位聚类、动作电位序列统计分析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尽管近十年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变电站运行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变电站自动系统的控制能力和可靠性也逐步改善,但在数据交互方面,由于规约的限制,不同厂家设备之间难以互相通信,导致系统联调时间长,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投入率。IEC61850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变电站实现信息的统一建模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基于IEC61850标准建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
近年来,高压直流无刷电机因其结构简单、低噪声、免维护、无换相火花以及可由市电直接整流驱动等优点在工业设备及民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高压直流无刷电机类型繁
红外成像地面场景运动目标的跟踪在军事等领域应用很普及。由于地面场景很复杂、干扰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目标先验信息较为缺乏及目标运动很复杂,使得红外图像中地面背景下运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CMF)具有两大优势:直接测量质量流量;并行地测量流体密度。然而其高科技附加值高,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大公司内,因而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在国外CMF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也称为虚实融合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分支技术,增强现实的技术是将计算机设计的二维或者三维虚拟图像文字和现实世
并联型能量回馈系统可以将电力拖动负载减速产生的电能回馈至三相电网,实现传统变频调速系统的“能量再生”,提高能源利用率。然而并联型能量回馈系统在回馈能量时会有环流电流产生,环流电流会恶化并网电流谐波,增大开关损耗,给系统的控制性能带来不利影响。论文旨在对并联型能量回馈系统工作时的环流电流特性进行详细研究,并探讨合适的环流电流抑制策略。论文首先讨论了能量回馈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环流研究简化模型,介
带式干燥床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水分含量是干燥工艺的核心问题,物料水分的均匀性直接决定了生产成品的效率。而传统的控制方式只是单纯地设定干燥时间,这样无法保证干燥物料水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研究水平的提高,结合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人类双耳机理模型,针对声音的全向性及衍射等特性,听觉感知机器人的研究已成为很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重要研究焦点
在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优化是实现其产品质优价廉、准时交货的重要途径之一。炼钢-连铸是钢铁生产的瓶颈工序,科学地制定生产调度计划可以提高设备率,减少